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播出第三集《狠抓节点》,片中曝光了广西一副镇长上任首日便因“给11人每人敬1杯”而喝酒身亡事件的细节,揭露了餐桌上的一些恶俗之风。
笔者调查发现,如今有的领导干部对中央八项规定依然“左顾右盼”,心态复杂,“酒桌办事”、“酒桌联络感情”等恶习依然存在,甚至有些地方“转战地下”继续吃喝,不由感慨,看来政策约束、明令规定可以一时管住官员的嘴,却难以根除他们精神上的“瘾”。
其实,官员对酒的需要和依赖,很少真正出于乐趣和享受。甚至,喝酒往往被许多人视为一种负担,笔者就曾多次听过基层官员“舍命上阵”之类的无奈自嘲和怨言。看来,酒并不是那么好喝,那又是什么滋味勾着大家用生命喝酒呢?但酒的神奇之处,正如一些基层干部坦承的那样:跑项目、要资金、想拿到上级部门分配下来的资源,离不开吃喝,“吃饭开道,喝酒提速”;招商引资也离不开吃喝,“接待也是生产力”;“联络”同僚和上级感情要吃喝,酒桌有时还是一条拉圈子、要帽子的“捷径”……
由此可见,酒桌俨然成了一些官员的第二“谈判桌”、第二“办公场所”。酒在中国人的饭桌上本就起着润滑作用,在官场文化中更成为一个奇特元素。拉拢感情、谄媚、服从……酒里的千般滋味都因里面的一味秘方——权力。在推杯换盏之间,公事、私事都好谈。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酒到位意味着关系到位,关系到位了啥都好说”,这就是“酒桌背后却是权力的角力”的现实逻辑。
而要破除这种“酒桌逻辑”,除了让“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常态化、制度化,还必须逐步消除“酒桌办事”的强大“魔力”,剥去附着于酒桌之上的扭曲功能。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