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道

人员查询法 视 频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客厅 > 热点聚焦

官员调动后的“烂摊子”频现该问责谁?

时间:2014-11-19 14:39:43  来源:法治报道  作者:朝波
导读:党政领导干部实行任期制,实现周期性调动是干部管理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原本的初衷是为了防止官员拉帮结派,搞裙带政治甚至滋生腐败行为。然而,在一些地方,却出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官员调走了,“烂摊子”留下了。

   11月17日,新华网时政频道报道:曾主政山西大同5年的个性官员耿彦波,其被调离后有125项在建工程,或因债务压力而被叫停,有民众喊话要求耿彦波回大同收拾“烂摊子”。事实上,因官员调动等原因导致的“烂摊子”并不少见。今年10月,官方晒出清单:全国叫停663个“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新华网11月18日)

  党政领导干部实行任期制,实现周期性调动是干部管理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原本的初衷是为了防止官员拉帮结派,搞裙带政治甚至滋生腐败行为。然而,在一些地方,却出现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官员调走了,“烂摊子”留下了。类似耿彦波这样的官员绝不是个案,在“政绩”的催动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频频登场,最终“政绩”产生了效益,官员高升了,但因为“政绩”出现的烂摊子工程该谁来接手?谁又应该为此买单呢?又该问责谁呢?

  造成耿彦波们不辞辛劳、大刀阔斧、大搞基建的最根本原因,还在于“考核”这个指挥棒。党政领导干部为官一届,政绩如何体现,成效如何体现,如何让上一级看到“我的政绩”,这时“基层建设”就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于是围绕一系列“面子”而衍生的工作、工程也就应运而生,耿彦波们栉风沐雨,其目的是为了民众还是官帽?我们不敢妄自猜测,但在一些官员调走后,其烂尾的形象工程却是实实在在留下了。

  “考核”指挥棒不调整,全国叫停“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就不止663个,由此而带来的“烂摊子”、“断裂子”也会与日俱增。工程是否该建,该如何建,不应当是由某个书记、市长,某个“一把手”说了算,而应当由人民群众自己说了算,可以通过法定程序广泛征求民意,召开听证会议,筹建民意收集工作组等公开透明的方式,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想人民群众之所想,建设应该以改善民生为基层,而不能成为官员增加政绩的工具。

  其实,不管耿彦波们是否要回去收拾“烂摊子”,作为一方执政的官员,用下一届政府,甚至再下届政府经费为自己“政绩”买单就难逃其责,希望某些官员们在建设时应该多想想是“以官为本”,还是“以民为本”,多想想是为为自己谋利还是为人民服务,多想想是为自己树“官像”铺“官路”还是实实在在办实事、求实效、创实绩。另在对党政领导干部考核方面,也应加强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的力度,增加民生考核权重,增添百姓考核元素,才有可能杜绝“半拉子工程”,才能倒逼官员兑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承诺。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2754号
京ICP备1003951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7124号
监督电话:010-57027107   57027127
总编邮箱:zgfz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