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规定出台一年来,各地普遍反映党政机关“大吃大喝少了,节俭办事多了;前呼后拥少了,轻车简从多了”。不少领导干部表示,禁止吃吃喝喝、接来送往,实则是帮干部“减负”。然而,记者在一些地区基层采访了解到,在各地严厉监督的高压之下,部分干部职工在办公用房、配备公务车辆、公款费用报销等方面,还存在暗使歪招,打折扣、搞变通等现象。(12月4日 中国网)
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一年了,各地有没有“正儿八经”的实施下去,时间一长,也就明了了。各地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俗话说得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大家变着方儿也要“抵抗抵抗”。
办公面积、公车配备、补贴发放、公款出游、吃吃喝喝等等,都为其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公款吃喝,这样的现象在基层最为严重,县级以上接待还好一点,可以把餐饮发票换成小额购物发票。而乡镇一般都在一些不是很上档次的饭店接待,基本上都没有发票,谁吃谁签字,饭店老板拿着“领导的名字”直接到财务部门领钱就行。
这样看来,八项规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出现的漏洞也不容忽视。各地都抱着天高皇帝远的想法,无“恶”不做。毕竟纪委也不可能天天到处查访,也不知道各地政府每年有没有如实上报三公经费。
八项规定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腐败和浪费上,大到贪污、小到日常开支等等,只要是拿着公款做“其他事”的行为,都应该列在其内。但现在看来,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你有你的“招儿”,我有我的“法儿”。
那调整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就成了当务之急,如何将八项规定继续深入贯彻实施下去就成了调整的核心。当然,这也不只是中央说了才算,各地也要严格把关,不能让这些“微小蛀虫”腐蚀了国家“整改”的决心。(通讯员 许杰)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