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困扰公众的“垃圾短信”顽疾,专家建议从筑牢技术屏障、加强行政监管、完善立法保护三个方面综合治理,对“垃圾短信”展开“立体作战”。
技术屏障
可以说,“垃圾短信”问题因技术进步而生,并不断与治理者之间上演着“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式的较量。
“垃圾短信的发送者,尤其是诈骗类短信的发送者,不仅逐步掌握先进技术,而且会针对各类拦截软件的漏洞进行演化。”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发布《2013上半年垃圾短信报告》的主要撰写人任斌告诉记者。
从短信群发器,到利用运营商推行的集团客户短信群发业务,再到不需经过基础电信网络的“伪基站”……“这些原本应该为用户带来便捷的技术,因为掌握在不法分子手中,反而给社会造成危害。”任斌说。
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信息安全处副处长朱文君表示,当前,治理“垃圾短信”过程中,“伪基站”问题日益突出。“其可以不经过基础电信网络发送,并伪造端口或伪造手机号码,在人流、车流密集的地方就可以实现发送。”朱文君说,“调查、取证、打击都很困难。”
此外,专家介绍,很多“垃圾短信”的发送者采用加入干扰字符、采用竖型排版、低频发送等方式,逃避有关部门和运营商的治理和监管。比如,有的垃圾短信插入很多特殊符号、谐音字或繁体字,而将广告信息等隐匿其中。
任斌认为,目前从技术上治理“垃圾短信”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三大运营商建立的用户举报、投诉和处理机制,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过滤,在中心服务器对垃圾短信进行拦截,对于经核实确为垃圾短信发送号码,加入黑名单,关停处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祝军介绍,今年1至9月,全国就累计处理了违规短信群发端口5万余件次,处理违规个人号码4.3万余件次,12321举报中心共收到垃圾短信投诉17.3万余件次,同比下降了34.2%。
“技术治理‘垃圾短信’的另一种方法是公司或机构研发的工具产品,如‘搜狗号码通’、‘腾讯手机管家’、‘360手机卫士’等,这些产品从手机客户端入手,利用大数据分析的方式,对垃圾短信进行拦截。”任斌说。
任斌表示,希望通过电信运营商、工具开发商的长期持续收集、分析并分享垃圾短信生产和传播规律,创造出对抗垃圾短信的更有力武器。
此外,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周汉华还提出,应该借鉴一些国家的做法,建立一个不允许发送垃圾短信的“红名单”制度,若公众将自己的电话号码放进红名单,就说明其不愿意接受广告,要对其提供保护。
“我们现在具备这样的技术,应该采用并推广。”周汉华说。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