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道

人员查询法 视 频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政与法

山东昌邑检察院“第一书记”农村显身手

时间:2012-11-19 15:17:00  来源:法治周报  作者:桂召学 明照江
导读: 近年来,山东省昌邑市检察院在市委和上级检察机关领导下,深入开展“三问”、“六个一”、“包村联户”等活动,努力拓宽服务民生的途径和渠道,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

     近年来,山东省昌邑市检察院在市委和上级检察机关领导下,深入开展“三问”、“六个一”、“包村联户”等活动,努力拓宽服务民生的途径和渠道,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取得良好效果。

     2012年4月,根据市委部署,改院选派思想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干警到昌邑市奎聚街道刘家庄村担任“第一书记”。为尽快改变刘家庄村一穷二白的现状,让群众享受到市委“包村联户”工作带来的成果,“第一书记”到任后立刻铺下身子,先后三次走访该村老党员、群众代表,对村两委工作及村情进行调研,和村干部党员一起共谋该村经济发展。通过调研了解到:刘家庄村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庄道路年久失修,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遇下雨天孩子们上学都去不了;全村仅有的170亩耕地没有机井,庄稼靠天吃饭;村委办公室简陋,早成为危房,严重影响工作开展。

     了解了村两委班子情况,了解了村民需求和心声,“第一书记”把握了刘家庄村生产生活实际,对如何开展工作有了初步思路。刘家庄村村里是土路,由于土质较粘,下雨之后根本无法行走。2010年5月份,村里一个小伙子娶媳妇,当天早上下了大雨,结果婚车到了邻村之后都进不了村,用铲车平整了路,还是不能进来。万不得已之下,小伙子只得从邻村把媳妇背了回来。还有一次,村里一个姑娘出嫁,也是因为下雨迎亲的车进不了村,只得去邻村的姨家“坐床”,从那里发嫁。村里在城里打工的多,每当下了大雨,上班的都出不去,只得找别人替班……这些事情,在附近村里都成了笑话。“第一书记”将情况向院党组和检察长进行了汇报,决定从路道问题这一群众最关心也是制约该村发展的的瓶颈问题入手,认真帮助该村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麦收前的时间,积极筹措资金,将刘家庄村200米长的东西大街彻底进行了整修,先挖出路基,然后用经纬仪找出正负零,再整平路面,用压路机压实,又在路上铺上了4-5厘米的石子450方,找平压实,最后撒上1-2厘米小石子找平,安装上路沿石,清理了排水沟。整整大半个月的时间,“第一书记”和村两委干部靠在一起,终于把一条高标准砂石路修好了。

     路修好了一条,但“第一书记”并没有满足,通过调研,决定从9月30号到11月1号,利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修建一条长650米,宽6米,直接连到通往城区的院校街的南北出村水泥路,彻底解决群众的出行难的问题。修路一开始就遇到问题,如果按照老路的朝向,修起来路是西南东北走向,老百姓不愿意,也不好听,总不能说一出门就朝西南。要调整路的走向,就要占用村民刘先举4米的土地,结果老刘不同意割地,这一下子陷入了僵局。好不容易争取了资金,总不能因为这点困难就放弃了,“第一书记”和村两委干部一起,先后3次到刘先举家中,作他的工作。最后经过协商,把刘先举东邻“刘老四”的地割给刘先举,给“刘老四”的割出的地按照村里承包姜地的价格进行补偿。

     坚冰打破,一河水全开了,路很快修了起来。通过修路,彻底解决了刘家庄村“行路难”的问题,也凝聚了人心。趁热打铁,“第一书记”在院党组的支持下连续实施了“四大民生工程”:实施打井抗旱工程,帮助刘家庄村打深水机井3眼,解决了该村170亩耕地的灌溉问题;实施增收致富工程,与刘家庄村成立联合支部委员会,积极帮助引进致富项目;实施办公场所改建工程,对办公场所进行了整修,更换了办公桌椅;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栽植了白蜡、垂柳等绿化树种,安装了路灯,改善了村容村貌。

     现在的刘家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环境好了,风气正了,班子团结了,村民幸福感提高了。村里89岁高龄的老人刘秉智的话也代表了村民的心声:活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看到过村里有这样的变化。(桂召学  明照江)

 

责任编辑:xinbao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2754号
京ICP备1003951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7124号
监督电话:010-57027107   57127127
总编邮箱:zgfz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