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1号主席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15年12月27日通过,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这就意味着“全面二孩”将于下周正式落地。在我们看到新的希望诞生之时,更需要提前应对,预防突发二孩成长的困惑。
立法生成之后,很多人纠结于眼前的生与不生的问题,也有人顾忌到当前的生活成本问题,甚至今后的孩子上学、用房等等问题,都在他们的计算之中,当然,其中也存在很多商机,甚至已有商家开始呼喊“供给侧改革”,甚至连住房刚需问题都寄望于这些二孩的成长上学机制上,一时间对“二孩”的呼吁集聚开来。但是,在外围呼喊同时,很少人能够留意那些真正需要“二孩”人们的决策,正如广州有人计算过生二孩的成本问题,大约是从生到养需要几百万的预算,虽然看起来有些夸张,但是如果生活在那样的城市里,或许这些仅仅也是刚需而已。如果真的这样,我们的政府部门和社会应该提供怎样的保障呢?
有专家介绍,生二孩是为了今后的人口老龄化做充分准备,其实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譬如,大批农村青壮年人口迅速转移城市,只留下老弱病残的农村是否意味着随之劳动力的转移,已经提前进入老龄化,甚至一个村子的红白喜葬活动中,很少能够见到一些青年人的身影,这也促进了一揽子服务这些活动营生的商机,有人说这是一个进步,其侧面折射的却是人口流失催促老龄化的迅速到来。
相比较农村人口的重大基数,城市人口也在面临的基数比例性改变,有人说很多农村青壮年人口可以弥补这些城市老龄人群的缺位,但是从很多农村人口流出方式和补充缺口看,大多从事的行业都是社会底层,根本不能弥补一些城市急缺的功能岗位,短时间或许有新的社会知识群体填充,但是如果长时间没有新生力量的填补,照样会面临用人荒。
“全面二孩”之后,带来一些商业机遇的同时,更多的一些社会成本增加,譬如需要多少幼儿园、中小学来填补,需要多少医疗救助机构来补充,这些还都是摆在眼前的问题,在这些背后,其实更多的培养填补这些知识技能要求比较高的岗位人群,这部分人在哪里?社会的资源分配又是怎样的一个情况?包括社会的资源配置能不能跟得上这些迅速膨胀的人口,虽然每年并不是超千万的出生那样可怕,但是几百万得数字仍不少,比较我们的大学一年的总招生量也就是个700多万人,十几年之后,是否再出现一个考学入学的高峰,这些都是需要提前构设的问题。
在为“全面二孩”落地欣喜同时,寄望新机遇更要预防应对那些新挑战。这需要政府机构综合考量当前社会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拿出可行解决方案,真正将苗头性问题消除在小处,不然一个不慎,掉入另一个人口膨胀期,劳动力和老龄化的缺位仍不能得到有效替补。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