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道

人员查询法 视 频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界之声

“交通安全信息卡”是瞎折腾吗

时间:2014-12-14 14:28:34  来源:法治报道  作者:孙伟
导读:有这样一种“超牛”的卡:名义上是为了便于机动车司机缴纳罚款的“交通安全信息卡”,但实际上却是由交警部门和特定银行等联合推广、附带“金融功能”的信用卡。司机必须携带此卡才能获准上路,如果不办,则将面临新车上牌、旧车年检等一系列难题。

   有这样一种“超牛”的卡:名义上是为了便于机动车司机缴纳罚款的“交通安全信息卡”,但实际上却是由交警部门和特定银行等联合推广、附带“金融功能”的信用卡。司机必须携带此卡才能获准上路,如果不办,则将面临新车上牌、旧车年检等一系列难题。(12月13日 中国网)

  在辩论交通信息卡功能之前,有必要重新探讨依法行政,推动公共服务的目标应该是公众,依法行政的目的旨在于维护多数人的权益,而不是维护执法部门本身的利益。各地交管部门在强势推出“交通安全信息卡”背后,无论是从强调可以阻断盗用别人的驾驶证处理违章扣分,还是方便罚款缴存,出发点都是为了方便自己,再搭上专行指定办卡,联系到当前各银行卡之间的竞争,不说猫腻几何,重重累积,却坐实了“乱作为”。

  在陕西,一些初次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的司机也接到通知,需要填写、申办一张陕西交通安全信息卡。同时,根据此前文件要求,2014年5月1日起,凡持有陕西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机动车驾驶证的驾驶人,须领取和使用交通安全信息卡。此外,安徽等省份也推动了类似的交通安全信息卡,并且都具有附带的“金融卡”功能,甚至还能透支消费。银行或许早就考虑到了司机群体的消费隐匿风险,竟然要求开通此卡“金融功能”时,需提供房产证等财产证明材料,缴罚款得先往卡内存钱,不过存钱没有利息。“卖的没有买的精”,更何况,这里面全都是强买强卖,不买不行。

  今年9月15日,山西省大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出台了《关于加快普及建行交通龙卡“一卡通”的通告》一文,明确从9月22日起,凡办理车辆及驾驶员业务的,必须提供交通龙卡“一卡通”或交通龙卡“一卡通”办理证明,以办理相关业务。这仅是各地交管部门强迫办卡的一个缩影。如果仅是为了方便罚款缴纳,早先的各行代收罚款业务完全不用取代,只要交管部门作出了处罚决定,又有审车、交警执法等严查,司机们本就是弱势群体,在强大执法工具下,违法的成本远远大于逃避罚款的风险,岂敢不交?“交通信息卡既能交罚款,又要求随身带,资金流动量可想而知,通过预交罚款拉存款同时,还相当于比其他银行多发了几百万张信用卡。”或许某商业银行道出了实情。银行、企业借助这一政策“搭车发卡”的行为怎能不受民众非议?交管部门推出的这一简化行政手续的政策显然不得人心。让人质疑交管部门积极性的还有一些“雨后春竹成长起来的公司”, 诸如一家为“万盛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自称参与开发。记者从工商企业信用信息 公示系统查询到,该公司于2013年9月29日成立,数月后就承接了这笔“大单”。该公司在招聘启事中还表示:要在两年内实现省内机动车驾驶员“人人持有”,“形成区域化专属垄断性服务”。底气十足,难免会让人想起了重庆“王立军”、天津“武长顺”之流为了捞取好处特意成立的公司。

  执法部门简化办事流程、推出便民利民措施,不能一厢情愿。在依宪治国、依法行政的今天,执法部门更应该强调其宗旨意义。尊重民意,方便民情,不能想当然。提前做好调查走访,委托相关机构发布调查问卷,或者利用各种平台开展民意征询召开新闻发布会等等,这些并不费事,既然真心为了群众着想,何必要拘泥于己见?如果花费一番气力,又因群情反对而推迟,徒劳无功的工作同瞎折腾有何两样?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2754号
京ICP备1003951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7124号
监督电话:010-57027107   57027127
总编邮箱:zgfz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