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借款人,他们借钱后就是恶意拖欠,或者本来在借钱时是没有想过不还的,但在网上接触了一些专门从事金融黑产方面的不法团伙,被劝说“不要还,他们会想办法解决”, 然后被教唆通过恶意投诉来达到删除逾期记录、甚至免除债务的目标,最终可能被黑产团伙骗取不菲钱财。 近日,据央视新闻及公安部网安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报道,公安部公布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其中安徽芜湖公安机关依法查处的一起涉嫌敲诈勒索案引发关注。 《和平精英》《蛋仔派对》等多款人气游戏,被诈骗团伙盯上,尤其针对反诈意识薄弱的未成年人,精心策划实施诈骗。其中,“免费领取游戏皮肤”的新型骗术流行,已有多名玩家被骗。 消费者权利保护工作,与人民大众密切相关,涉及千家万户。“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法院特选取了部分典型案例进行发布,以期规范商家依法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利,营造良好放心的消费环境和营商环境,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三女子路边摊买两碗麻辣烫,花费175元。”2月28日,一女子吐槽四川自贡路边摊的视频引起关注。 不公平格式条款现象在消费生活中屡见不鲜,涉及领域广、侵权手段隐蔽、对消费者影响大。近日,根据《“不公平格式条款”消费者认知及线索征集调查报告》,中消协邀请中消协律师团律师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快递领域不公平格式条款进行点评。 “618”将至,网络购物将迎来高峰,然而在您开心购物时,不法分子也悄悄出现了。近日,江苏省苏州市民郭女士就接到了不法分子冒充网购平台客服的电话,前后被骗63.9万元,所幸民警及时发现,挽回了20万元损失。 在房地产行业调控大背景下,部分地区房价较高点已近“腰斩”。房价下跌后,购房者“亏了”房贷利息又折损了本金,“断供”真的是一个可选项吗? 刚刚过去的3·15晚会曝光了翡翠直播骗局,再次引发消费者对直播带“祸”、电商售假的关注。部分线上商家夸大宣传、虚假承诺、编写“剧本”,甚至“理直气壮”地知假售假。律师指出,这源自商家售假成本低而消费者维权成本高,建议平台进一步压实责任、监管部门建立协同监管机制。 近日,由邯郸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组织的“公平守正 安心消费”为主题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在邯郸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举行。 公证助维权,天天“3·15”。今年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主题为“共促消费公平”,在消费维权领域,公证以其较强的法定证据效力,已成为助力维护权益,促进消费公平的有力武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