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女子路边摊买两碗麻辣烫,花费175元。”2月28日,一女子吐槽四川自贡路边摊的视频引起关注。 不公平格式条款现象在消费生活中屡见不鲜,涉及领域广、侵权手段隐蔽、对消费者影响大。近日,根据《“不公平格式条款”消费者认知及线索征集调查报告》,中消协邀请中消协律师团律师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的快递领域不公平格式条款进行点评。 “618”将至,网络购物将迎来高峰,然而在您开心购物时,不法分子也悄悄出现了。近日,江苏省苏州市民郭女士就接到了不法分子冒充网购平台客服的电话,前后被骗63.9万元,所幸民警及时发现,挽回了20万元损失。 在房地产行业调控大背景下,部分地区房价较高点已近“腰斩”。房价下跌后,购房者“亏了”房贷利息又折损了本金,“断供”真的是一个可选项吗? 刚刚过去的3·15晚会曝光了翡翠直播骗局,再次引发消费者对直播带“祸”、电商售假的关注。部分线上商家夸大宣传、虚假承诺、编写“剧本”,甚至“理直气壮”地知假售假。律师指出,这源自商家售假成本低而消费者维权成本高,建议平台进一步压实责任、监管部门建立协同监管机制。 近日,由邯郸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组织的“公平守正 安心消费”为主题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在邯郸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举行。 公证助维权,天天“3·15”。今年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主题为“共促消费公平”,在消费维权领域,公证以其较强的法定证据效力,已成为助力维护权益,促进消费公平的有力武器。 16个平台,32个模拟消费体验样本,竟有14个样本的新老账户价格不一致。在饿了么平台订购同一饭店的同样饭菜,老用户账号不仅比新用户账号少了7元“双重补贴”红包,而且配送费也比新用户少优惠0.4元。今天上午,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结果。 针对观看3D影片时眼镜额外收费的规定,中国消费者协会早就发声,指其属于典型的“不平等格式条款”,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然而,《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近日走访调查发现,北京部分影院以疫情防控为由,不为消费者免费提供3D眼镜,要求消费者自费购买或租赁3D眼镜观影。 福利活动机制愈加复杂、主播与品牌互拼“最低价”、以“秒杀”诱导冲动消费....... 今年“双十一”期间,在人民网“人民投诉”平台收到了大量的相关网友投诉。一些因消费“套路”引发的热点事件,不仅令广大消费者反感,也严重损害了行业的整体形象。 1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21“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监测发现,今年“双11”促销活动期间消费负面信息主要集中在价格争议、虚假发货、平台问题等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