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元一个刨笔刀,250元一本笔记本,949元一个书包……新学期开始了,记者走访文具市场发现:在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下,文具成了“奢侈品”。它们有的来自于品牌书店,号称“卖的是文化”;有的来自于大型商场,号称“原装进口,有益孩子身心健康”。家长们要纠结了:买吧,觉得太贵,不值;不买吧,害得孩子丢了面子、失了信心更得不偿失。
记者走访
花600元买文具,已算“吃苦”
市民王小姐是私人企业的一名文员,一直以来,她对儿子的教育都十分严谨,以“穷养严管”为准则。上周,儿子终于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进入小学,她提前为儿子购置了一整套文具,花费600元,“要让他(儿子)吃点苦了。”记者发现,这个“苦”包括400多元的卡通书包,近10支笔以及五本笔记本等。“我这个价钱已经非常便宜了,现在开学都买一两千的文具。”王小姐告诉记者。
但也有自认为理性的家长表示,更关注的还是文具的实用程度。孩子准备在二中上初一的钟女士表示,一般大商场里面的文具都是“用来打探行情的”,真正自己采购文具时,还是会到黄沙谊园文具批发市场选购,“那边一买就买够一个学期的铅笔、荧光笔等,比这里便宜一半以上。”孩子在上五年级的张女士也表示:“虽然对文具的材质用料等有所考虑,但也不会盲目听从售货人员的推销,每次孩子的文具预算也就几百块。”
价格直线飙升,廉价货难入法眼
记者连日走访各大文具店发现,不少家长带孩子选购文具时确实很“大手笔”。譬如刚刚在广州首开新店的无印良品,家长们光为孩子们购置圆珠笔或签字笔的价格就在两百元左右。有学生在网上也坦言:“一年在那里的消费大概是1000元-1500元的样子吧,最粉笔记本和笔”。
随着各种品牌书店或文具店的进入,孩子们对文具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迎合孩子们的各种要求,现在市面上的文具价格直线飙升,廉价的文具大多难入他们的法眼了。记者采访了解到,像地王广场、中华广场一些主打日本品牌的小型文具店,前来选购品牌文具的大都是中学生,笔盒以125元为主打价格,笔记本按大小分类,从30元、50元到80元不等,圆珠笔最便宜为15元/支,最贵85元/支,包装纸10元~18元/张。
专家说法
家长,请理性一点!
广东工业大学社会学教授朱静君说,开学买昂贵的文具不实用,家长要理性一点。一方面,漂亮的文具不一定是无毒无害的。另一方面,这种攀比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花哨的文具一定程度上还会让孩子们上课分心。
朱教授指出,很多家长会觉得,其他孩子都有,我为什么不买,又不是买不起,可不能给孩子丢面子,还有些家长则是迫于孩子的压力。“这种心态是社会一直存在的问题。”她指出,家长应该先自己摆正心态,帮助小孩正确看待实用和攀比。
它们为什么那么贵?
949元一个书包
多了一块反光布
江南西一商场销售人员向记者热情介绍一款适用于小学生的、原装进口的拉杆书包。售货员告诉记者,虽然售价颇高,但销售一流:“一周就卖出了4个,现在剩下最后一个了。”
环保且防水的布料,不易变形,既能拉、又能背,并且肩膀和腰椎的设计能够有效承力,减轻孩子负担……所有这些,似乎都跟其他书包无差异。销售人员透露,它“贵”的最大理由是:中间的格子花纹其实是能够反光的,从而让孩子在夜间走路的时候,能够让车辆识别,减少意外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款没有格子花纹的,则便宜了约300元。
82元一个刨笔刀
老爷车造型,看起来高档
广百卖的老爷车刨笔刀,一个82元。这种刨笔刀的价格是普通刨笔刀的20倍,体型也差不多有普通刨笔刀的20倍,大多数部件都由塑料制成,整体重约一斤,不用说,携带起来自然不是很方便。
说它是刨笔刀,但更像是玩具,它外观是一辆老爷车,车窗中心是刨孔,车尾有摇柄,摇柄上按铅笔笔芯粗细分为可调节的五档,看起来高档,实则内部构造极其简单。
在网上,同款式刨笔刀的价格是42元,仅为实体店销售价格一半左右。
250元一个笔记本
法国进口,称“卖的是文化”
北京路一家书店,出售的“韩风蕾丝笔记本”就要139元一本。记者发现,实际上是广州本地原创品牌,但走的是“韩国风”。
比139元更贵的,是250元一本的、法国原产进口仿皮笔记本,在天河太古汇方所有售。店员介绍,此款笔记本是法国品牌,比手掌略大携带方便,封皮和封底材质是黑色PU仿皮,内页是简单普通的淡黄色橡皮纸,纸张比普通单行本要厚实得多,适合用于速记、画草图等,走的是简约低奢的风格。记者忍不住问:“这有什么特别?”店员沉默良久:“没有,我们卖的是文化。”
那些年,前辈们的“吊丝”文具
1元一块橡皮擦
陈婷婷(化名),女,生于1984年,图书出版员。
陈婷婷上小学的时候,是上世纪90年代初。对于儿时的文具,她还记忆犹新:她小时候最爱一款橡皮擦,白色一小块,有淡淡的清香,上面画着各色叫不出名字的卡通人物,1元一块(见左图)。她还记得小学临近毕业那阵,文具已经开始渐渐有了创新,注射针样子的自动笔、有12个按钮的塑料铅笔盒,不过班上能拥有它们的同学并不多,“按钮笔盒好像要40多块一个,其实一碰就散。”
书包是妈妈缝的
刘杰(化名),男,生于1952年,国企工人,现已退休。
现年61岁的刘杰上小学的时候,是上世纪60年代。他说,那个时候的文具基本上都是现在所说的“原生态”,书包是妈妈一针一线用粗布缝的,铅笔盒是木头做的,大概3毛钱一个。上世纪60年代已经出现了自动铅笔,但是铅是很粗的那种,2分钱一根,每天还要用小刀把铅削得细细的。用带橡皮的铅笔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了。虽然那个时期的所有文具看起来都有些丑陋,但是都做得规规矩矩,没听说哪个同学被文具弄伤过。(唐奇 郭晓燕 甘韵仪)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