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天气依旧容易反复无常。白天渐渐热起来了,夜晚还能感受到丝丝凉意,感冒的宝宝因此也多了起来。体质虚、底子弱一点的,感冒还会反反复复难断根,调养起来十分棘手。
我曾给爱感冒的体虚宝宝推荐服用参苏丸,说过大多数孩子体质都属于气虚质的底,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党参和紫苏的结合,如何能边治感冒,边补正气。大家要注意,攻补兼施不是把宝宝养壮养好的捷径,不要滥用误用。
当党参遇上紫苏叶:解表散寒,同时补中益气
参苏丸源自“参苏饮”,是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名方之一。它的组成,包括人参、紫苏叶、葛根、半夏、前胡、茯苓、枳壳、木香、陈皮、甘草、桔梗。现在我们常见的参苏丸,只把方子中的人参换成相对温补一些的党参,更突显补气的功效。
参苏丸中最关键的,是党参和紫苏叶2味中药材:
党参
性味:性微温,味甘
功效:补中益气,安神益智。常用于治疗肺脾气虚、心悸乏力、咳嗽虚喘及内热消渴等证。现代常用治小儿贫血病等。
常用量:5~10g
紫苏叶
性味:性温,味辛
功效:解表散寒,行气和胃。常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吐等证
常用量:3~9g
紫苏:驱寒效果好,不可久用
紫苏最大的功效是散表寒,发汗力度比较强。与陈皮、半夏同用,还能疏通宝宝因积食、痰结导致的气滞,带动体内的正气流转起来。体质比较好的宝宝,被冷风一吹,稍微有点着凉的征兆,赶紧用紫苏叶泡个脚,当晚就能驱寒,第二天一般就没事了。而体质较弱的宝宝,吹一点冷风就马上感冒,还会连带着并发鼻炎、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这种体质,一旦着凉,可以马上喝姜糖苏叶饮暖回来。
姜糖苏叶饮
材料:生姜3g,红糖5g,紫苏叶3g。
做法:生姜切片,与紫苏、红糖一起开水冲泡,盖上盖子温浸10分钟后趁热饮用。
功效:温经,解表,散寒。
适用年龄:2岁以上宝宝可服。
如果因为着凉而胃口不好、肚子鼓胀,还有点腹泻的征兆,煮姜糖苏叶饮的时候,还可以多加3g陈皮理气开胃。不仅参苏丸,小儿咳喘颗粒、宣通理肺丸等常见感冒药都有紫苏的成分。不过,对于正气不足、长期体虚的宝宝而言,紫苏等中药材在行气的同时,或多或少都会有损伤正气的副作用,不可久用。《本草通玄》也记载紫苏:“久服泄人真气。”感冒长时间不好的话,如果一直想用紫苏对抗,体内的正气可能愈发匮乏,病情也会愈发缠绵。
党参:补中益气,需对证服用
参苏丸将行气的紫苏和补气的党参搭配在一起,就能在解表散寒的同时,补中益气。家长可能会问,不是说宝宝不能吃大补、峻补之物吗?其中就包括了人参、党参,参苏丸给宝宝吃会不会不好?确实,如果日常给宝宝像成年病人那样过补,肯定是不行的。参苏丸的用法,需要先学会对证,再严格控制药量,才能让药物发挥益处,而不反伤根本。那宝宝什么情况下才适合吃参苏丸,又该怎么吃呢?
如何服用参苏丸,必须对好3个症
症状①:体质虚弱
不是所有体质的宝宝都适合服用参苏丸。参苏丸中,益气的党参是主药,能够补虚、扶正气,比较适合那些日常体质虚弱、正气不足、无法通过普通感冒药对抗体内病邪的宝宝。体虚宝宝的常见表现有:常常倦怠无力,气短懒言;常积食、感冒、小病小痛不断;正常状态下、入睡后半夜出汗多。这些表现的宝宝,可以适量服用参苏丸。对于那些体质比较好、感冒1周左右一般就能康复的宝宝,风寒感冒时对证服用藿香正气口服液、九味羌活丸等中成药就足够了。
症状②:风寒感冒
宝宝着凉感冒,鼻塞、流清鼻涕,还恶寒怕冷,这种风寒感冒的症状,才适合用参苏丸。参苏丸比较温和,在体虚宝宝患风寒感冒初期时使用,效果更佳。
症状③:痰饮久咳
宝宝久咳有痰,除了病邪侵体、肺气失宣后的应激反应导致的有形之痰,还有一些是平时喂养不当而生出的痰湿。痰湿平时潜伏在人体内,一旦身体有风吹草动,立刻“倾巢出动”,“伙同”病邪一起让宝宝发病。宝宝如果舌苔厚腻,总感觉胸口、喉咙有痰堵着,咳出的痰发白,那么参苏丸中的半夏、前胡、茯苓、枳壳、木香、陈皮等中药材就能比较好地化开痰湿。
注意,有的宝宝服用参苏丸后,会出现咳痰增多的表现。这并不代表病情加重或不对症,恰恰是宝宝的身体因为获得了足够支持,有力气把体内的病邪、伏痰通过咳出的方式排出体外。不少气虚宝宝服药后咳了1天,吐出很多白痰之后,感冒的症状就明显减轻了。
总结:参苏丸适合体虚+外感风寒+有痰湿的宝宝,主要有解表散寒,宣肺益气,止咳化痰的功效。宝宝对证服药,是治疗疾病的第一步,在服药期间还要注意清淡饮食,不服用其它滋补中药。这些安全用药知识,需要家长积极掌握。
体虚宝宝如何服用参苏丸?参苏丸一般的成人剂量是:1次1包/1.5包(6g~9g),1日2~3次。儿童服用时要更谨慎:
1~6岁宝宝:1次1/3包,1日2~3次
6~10岁宝宝:1次1/2包,1日2~3次
10岁以上宝宝:1次1包,1日2~3次
参苏丸的味道是比较苦的,家长在喂药时可以把丸碾碎,加上适量黄糖、蜂蜜掺服,不影响药性。如果感冒比较严重,宝宝在服用参苏丸同时,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配合服用其它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
资料来源:许尤佳育儿堂微信公众号
本文由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许尤佳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