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道

人员查询法 视 频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界视野 > 公安

五莲县公安局完善"四机制"助力经济发展

时间:2016-02-29 14:53:09  来源:法治报道  作者:王娟 厉鑫
导读:山东省五莲县经济工作会议后,县公安局牢固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把握引领新常态,着力完善“四个机制”,打造“四更品牌”,服务全县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山东省五莲县经济工作会议后,县公安局牢固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把握引领新常态,着力完善“四个机制”,打造“四更品牌”,服务全县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着力完善常态化维稳机制,让政局更稳定。坚持“底线思维”和“萌芽处置”理念,强化情报信息分析研判,提升预知预警水平和动态管控能力,推动警务指挥机制创新和勤务制度改革,建立指挥与处置对接的实战机制,拉近情报与实战、机关与一线的距离,实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点对点、扁平化指挥,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和水平。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推行大项目建设、重点工程建设风险评估机制,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坚持问题导向,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全面提升网上发现、处置能力。

  着力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机制,让社会更平安。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新期待,采取PPP方式分期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把创新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作为促进公安工作转型、提升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的重要载体,不断拓展“地面、空中、网络”多维空间,打造独具五莲品牌特色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全力提升立体化治安防控水平。按照公安部和省市部署,集中开展为期三年的打击“盗抢骗”犯罪专项行动,在全力侦办大案要案的同时,着力抓好对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小案侦办工作,保持好严打高压态势。坚持专项打击与整体防控相结合,全力落实打防责任制。建立信息共享与深度应用相结合机制,全面提升打击犯罪的精准化。深入践行新型犯罪首案必破理念,进一步完善与银行和电信运营商的联动机制,常态落实涉案资金紧急止付、屏蔽涉案电话等措施,着力提升金融领域整体打防效能。

  着力完善规范化公正执法机制,让执法更阳光。紧紧围绕“依法惩治涉企违法犯罪,护航企业健康发展”这一工作理念,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企问题,确保涉企执法活动在阳光下运行。一是加强执法制度建设。推行落实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度,规范统一刑事案件证据标准,认真执行检、法《关于依法惩治涉企违法犯罪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狠抓措施落实,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二是加强执法管理。按照有利于维护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有利于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经济秩序稳定的要求,加强执法问题源头治理和突出问题整治,推进执法隐患排查化解常态化。三是推进警务公开。对涉企案件实行回告、回访制度,积极探索搭建警企互动平台,畅通企业反映诉求渠道。建立执法办案满意评价制度,努力提升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四是推进打防涉企违法犯罪关口前移、预警工作前置,积极参与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涉企案件风险评估制度,有效开展经济风险预警,提高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五是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组织开展“送法进企业”“创建诚信守法企业”等专题活动,指导企业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维权和诚实守法意识,促进市场主体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着力完善精细化服务管理机制,让服务更优质。更加准确地判断五大发展理念和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公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坚持“经济发展到哪里,公安工作就服务到哪里”的原则,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措施,主动服务“一城五区”、“森林五莲”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全域旅游等全县经济重点工作。准确判断经济结构调整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严打涉众型经济犯罪,深化经侦工作“三个延伸”,积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主动融入“十三五”规划,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效能建设,实行审批事项“串改并”,严格落实县局“四十五条”。要加强对高端制造业、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新产业、新业态的研究,创新高端技术人才、中小微企业服务管理新举措,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服务和支持。重点推进户籍制度、驾考制度、执法制度、人民警察管理制度等改革,促进驾驶人异地考试、网上处理交通违法、机动车省内异地查验措施实施等改革任务落实,建立行政审批权力清单制度,努力在破解重大难题上取得新突破。积极推进招才引智,有序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农村地区转移就业人口市民化,努力做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推动者。依托“社区六进”推进社会治理网格化,深化“美丽窗口”建设。以“山东民生警务平台”为依托,拓展网上办事服务平台建设,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走路,推进网上服务大厅和实体服务窗口相统一,实现在线申请、在线审批、在线咨询。(通讯员 王娟 厉鑫)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2754号
京ICP备1003951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7124号
监督电话:010-57027107   57027127
总编邮箱:zgfz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