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道

人员查询法 视 频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界之声

“七条底线”是共识也是“红线”

时间:2013-08-21 16:47:45  来源:新华网  作者:张玉胜
导读:8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与十多位网络名人举行座谈交流。

  8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与十多位网络名人举行座谈交流。交流中,微博“大V”们达成共识,网络名人应坚守“七条底线”,即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在5天后闭幕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这一“底线共识”得到了更多的支持者。(8月19日《法制日报》)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截至今年6月底,网民规模已达5.91亿。与此同时,微博客发展势头也很猛,根据最新统计,我国103家微博客网站的用户账号总数已达12亿个,比较活跃的用户账号超过1.4亿个。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难免夹杂着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风险。“七条底线”的提出,无疑是对口水四溢、谣言肆虐、戾气充盈等网络乱象的匡正。

  “七条底线”其实不只是“大V”们的共识,也应是全社会的共同认知。纵观每一条底线,无论是基于法律、道德还是制度层面,无不关乎社稷安危、民族大义、社会和谐、公众权益等大是大非问题。这绝非高谈阔论的空洞说教,而是每个网民实实在在的利益表达。理性解读,倍感切肤连心,意义深远。没有国家利益,何来个人前途;没有诚信为基,如何为人处世;没有底线保底,哪来公序良俗?有共识才会形成明是非、知荣辱、辨美丑、识善恶的网络正能量,也才会有万众一心、同心同德的圆梦驱动力。

  “七条底线”不仅是道德操守,也是行为准则,是“共识”也是“红线”,是必须恪守的“边界线”,不能逾越的“高压线”。坚守“七条底线”,就是要时刻坚守网络的行为规范。每个网民必须头脑清醒,界限清晰,底线明确。失却底线的口无遮拦和胡作非为,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法律的惩处。每个网民在网上活动时,必须心存底线敬畏,提升底线意识,强化底线自觉。

  无底线便无规矩、无秩序,更无未来。无论是从维护自身权益还是呵护互联网发展环境来看,我们都必须齐心共守“七条底线”,并将其上升到制度层面,细化为操作守则,落实到监督环节,与现行法律法规发挥合力的作用,共谋网络生态改善和信息时代的社会有序发展。(张玉胜)

责任编辑:guanliyuan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2754号
京ICP备1003951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7124号
监督电话:010-57027107   57027127
总编邮箱:zgfz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