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道甘肃讯 王赟鹏,男,现年39岁,2015年参加公安工作,现系甘肃省酒泉市公安局肃州分局新城派出所社区民警,九级职员。从警以来,他忠诚于职守,全身心投入到社区警务工作当中,积极协助开展日常工作。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荣获个人嘉奖2次。
夯实基础信息 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王赟鹏作为一名社区民警,深知人口管理是辖区平安建设的基础。只有全面掌握辖区人口信息,才能有效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在广厦社区第二警务区的警务工作中,他始终将人口管理作为重中之重,通过扎实的基础信息采集、动态更新和精细化管理,确保辖区人口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平安社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赟鹏所在的广厦社区,现有常住人口10000余人,户籍人口5000余人,流动暂住人口3400余人,出租房160余间,实有房屋3318户,实有单位525个,重点人员35人。辖区主要有党政机关和企业、繁荣商业及治安复杂城中村出租房,是一个典型的人口密度大,治安环境复杂的片区。为夯实基础信息“一标三实”和社区警务工作要求,他始终坚持将信息采集、动态更新和精细化管理作为工作的核心任务,主动带领民辅警和网格员,采取“白+黑”“5+2”的工作模式,深入辖区开展入户走访,对辖区内的10000余人口进行逐一登记,特别是3400余名流动人口,做到“人来登记、人走注销”。此外他还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了辖区人口信息数据库,实现了人口信息的电子化管理。通过数据库,可以快速查询和更新人口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
创新宣传方式 提升居民防范意识
通过建立辖区居民业主微信群,王赟鹏积极探索“互联网+警务”的工作模式,充分利用微信平台的便捷性和广泛覆盖性,向广大居民群众宣传治安防范及电信诈骗防范知识,增强了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识,同时也拉近了警民距离,构建了更加紧密的警民互动机制。此外,他还定期在微信群中发布治安防范提示,内容包括防火、防盗、防抢、防骗等安全知识。
王赟鹏通过微信群发动居民参与群防群治工作,鼓励大家发现可疑情况及时上报,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防范”的良好氛围。根据辖区内的楼院小区、企事业单位和商铺分布情况,他组织建立多个居民业主微信群,确保每个小区、每个单位都有对应的微信群。目前,微信群已覆盖辖区90%以上的居民和单位,形成了“一区一群、一楼一群”的格局。他始终秉持“百姓有需求就是命令”的工作理念,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群众在微信群中提出问题,他都会第一时间回应,确保群众的需求得到及时解决。
群防群治 构建联防联控机制
针对辖区“城中村”流动人口多、沿街商铺多、日常警情量大、侵财类案件和矛盾纠纷多发的特点,王赟鹏积极组织社区综治力量、网格员和志愿者,成立了群防群治小组,形成了警民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
2024年,在矛盾纠纷排查过程中,王赟鹏了解到辖区居民因合伙做生意存在经济纠纷,多次发生吵闹,矛盾愈演愈烈,属社会不稳定因素。他迅速行动,通过深入走访、细致调查,带领群防群治小组及时介入,经过多次沟通调解,双方逐渐放下了成见和敌意,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了事态升级,既向双方普及了相关法律法规,又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增进相互理解。为方便居民与民警联系,王赟鹏制作了警民联系卡,张贴在辖区内的楼院小区和商铺门口。联系卡上印有民警的联系电话,居民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有需求,都可以随时与民警取得联系。这一举措不仅拉近了警民距离,也提高了警务工作的效率。
对于王赟鹏来说,社区就是他的家,而居民们就是他的家人。在这个小小的社区里,他不仅是守护平安的民警,更是居民们信赖的“贴心人”。他用脚步丈量社区的每一寸土地,用真心倾听居民的每一个诉求,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 责任编辑:曹军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