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道

人员查询法 视 频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政与法

跨不过诚信这道槛 改革成效都会打折

时间:2017-07-05 14:35:34  来源:法治报道  作者:
导读:一边是生产者的优质农产品难卖,甚至常常滞销导致谷贱伤农;一边是消费者苦寻优质农产品而不得,有时还从国外大量进口。这背后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遭遇诚信门槛——诚信和信任缺失。

 

  五常市正在打造农业可追溯系统。这是当地一家大米企业的农业物联网设施(5月23日摄)。记者管建涛摄

  法治报道讯 据人民网 一边是生产者的优质农产品难卖,甚至常常滞销导致谷贱伤农;一边是消费者苦寻优质农产品而不得,有时还从国外大量进口。这背后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遭遇诚信门槛——诚信和信任缺失。

  诚信和信任缺失对“三农”的影响很深。一些企业和农民的订单履约率很低,影响到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农民脱贫致富。优质农产品供给遭遇信任危机,无法满足人们对健康、安全食物的需求,供应和需求中间出现错位。

  为了扭转错位,证明“鸭稻米”是“鸭稻米”,证明优质农产品是优质农产品,很多农业经营主体、政府部门投入大量精力和成本。但证明“我是我”的效果并不理想。

  在公共服务领域“我是我”的奇葩证明越来越少之时,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我是我”证明却与日俱增。这更凸显出诚信和信任缺失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影响。

  诚信门槛浪费很多成本。有些十元钱一斤的大米,米的成本不过三四元钱。包装、推广、宣传费用导致优质农产品的大部分利润被流通环节拿走,生产者和消费者得到的实惠并不多。

  不仅在农业供给侧改革,包括食品安全在内的很多问题,根本上是由于诚信缺失导致的信任危机。近日一些行业部门和地方政府曝光了各地2016年十大食品安全案例,主要原因大多是诚信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

  实际上,这种信任缺失并不是由来已久。几十年前,我们的生活还不富裕,食物种类也不丰富,那时购买农产品时几乎不用担心有假,也不用托朋友打听,“哪儿能买到真的?”卖者诚心,买者安心。

  为什么近些年日子好了,大家买农产品时越来越担心了呢?答案可能有很多,但少不了诚信环境建设这一个。一个微小的不诚信行为,都可能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大影响:一个不诚信者,因不诚信短期获利,又没有得到相应惩罚,就会有更多不诚信者出现,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

  跨不过诚信这道坎,农业供给侧改革将很难推进。农业生产者的诚信和消费者的信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掣肘。当农产品生产者诚信,消费者信任,社会有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好的农产品才会赢得消费者认同。当生产和消费之间缺乏诚信和信任,再好的农产品也会因为不被认可,而束之高阁。

  跨不过诚信这道坎,任何改革都是空谈。不诚信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因素的重要因素,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去年末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优良信用环境。

  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农业供给侧改革需“诚食善粮”,经济发展需“诚信经济”,社会发展需“诚信社会”。

  守信光荣、失信可耻。除了在法制层面建立不得不诚信、不敢不诚信的制度约束,还要在道德层面达成不能不诚信、不该不诚信的文化共识,让诚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记者高广志、管建涛)

责任编辑:guanliyuan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2754号
京ICP备1003951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7124号
监督电话:010-57027107   57027127
总编邮箱:zgfz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