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哈尔滨南岗区法院法官张琛法治报道讯(通讯员 朱善永 张天麟 法萱)7月8日一早,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贲琪如往常一样推开办公室的门,一句“早上好”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就惊慌地发现法官张琛晕倒在地,不省人事。120迅速赶到,但最终抢救无效。张琛因突发疾病,永远地倒在了他专注的、热爱的、甘愿为之奋斗一生的工作岗位上,年仅39岁。 张琛离开后,同事翻看了他的手机,发现他与家人最后的联系,就只是微信上的一段简短对话。张琛的爱人问他什么时候回家,张琛只来得及回两个字——“加班”。就是这简单的两个字,成了两人最后的告别。 走时未走,来时已来 “晚上10点,琛哥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值班干警孙阳对张琛离开前的那一晚印象极深。 深夜亮着灯的窗口,摆满大半个办公桌的卷宗,是张琛为司法事业奉献青春和汗水的生动注脚。 13年前,张琛通过公务员考录,来到南岗区法院,成了刑事审判庭的一名法官助理,后历任政治处干事、院党组秘书、刑事审判庭及家事少年审判庭审判员,最终成长为家事少年审判庭副庭长。先后获得哈尔滨市法院系统个人三等功1次、先进个人4次,南岗区政府嘉奖3次。 在同事的眼里,张琛永远是工作中最“拼”的那个。加班饿了,一块面包、一杯茶水,就是一餐。他就像一个不知疲倦、永不停歇的“陀螺”,总想尽己所能,把案子办得好点、再好点。“常常是我下班的时候他还没走,我来上班的时候发现他早已经来了。”同为家事少年审判庭副庭长的鲁少华回忆道。 走时未走,来时已来——这是张琛给同事们留下的最深印象。无数个寂静的深夜,他就是这样埋首于厚厚的案卷中,怀着对审判事业的满腔热忱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用心、用力、用情办好每一起案件。担任审判员期间,张琛累计审理案件千余件,综合结案率达95%,连续多年案件审判质效排序靠前,且无质量差错。 疫情期间,张琛负责审判工作主责主业的同时,第一时间请战,脱下法袍、换上“白甲”,下沉哈达村、王岗镇等高风险地区,负责夜班值守。领导和同事劝他多休息,张琛却总觉得自己还可以再努力一点,他把这样的话倾诉在办案札记中:“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是我最大的愿望。” 一声“琛哥”,永远的“琛哥” 回忆起和张琛相处的点点滴滴,贲琪几度哽咽。在贲琪的描述里,张琛是一个温暖、细心、随和的好大哥,遇到事情,总是坚定地站在她前面,让她觉得任何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平时,贲琪和院里的年轻人一样,亲切地称呼他“琛哥”。 一次案件中,贲琪遇到了一个情绪激动的当事人,语气极不和善,好像下一秒就要和贲琪动起手来。刚来法院不久的她哪里见过这种场面,顿时手足无措、慌乱不已。这时,张琛一把把贲琪拉到后面,挡在她和当事人中间,“咱有什么事儿好好说,别为难人家小姑娘。”话语简单而平和,却给贲琪带来了莫大的安全感。随后,张琛耐心地和当事人进行沟通,当事人也对自己的行为表示了歉意。 平时工作中,年轻人有不懂的法律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琛哥”。张琛做过党组秘书,起草过法院工作报告,文字水平一流,大家更是常常把写好的文字材料、宣传稿件拿给“琛哥”,让他帮忙看看、提点意见。一起加班晚了,张琛就自掏腰包给大家订饭、订水果,回去的时候贴心地为大家打好车,甚至帮忙付了车费。他就是这样,细心、热心、无微不至。 东华苑和西华苑是哈尔滨市最大的两个殡仪馆。就在前不久,因为一起案件涉及司法鉴定,贲琪需要前往东华苑与当事人进行沟通协商。张琛听说后,拦着没让贲琪去,“你一个女孩子,就别去见这种生生死死了,回来再难受。” 那天,贲琪没有去,张琛去了。为此,张琛又加了个夜班,才把白天落下的工作任务补回来。但贲琪怎么也不会想到,几天前,自己还被“琛哥”护着,没来得及为别人的生离死别伤感;几天后,自己却站在了西华苑的追悼厅里,面前,她的“琛哥”静静地躺在那里,闭着眼睛,再也不能护着她了。 投身法治建设的洪流 很少有人知道,提起法律条文如数家珍的张琛,曾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工男”。在哈尔滨理工大学测控技术与通信工程学院毕业后,出于对法律的热爱,张琛考取了黑龙江大学的法律硕士,并最终走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审判工作岗位,成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奋斗者和践行者。 正是这样的特殊求学背景,让张琛的身上融合了理科生的逻辑思维和法学生的严谨细致,既有学习上的“钻”劲,又有对工作的“韧”劲。在刑事战线任职期间,张琛依法妥善审理了上级督办的“黑恶伞”等一大批法律关系错综复杂、被害人众多、社会影响较大的疑难、复杂案件,参与承办了黑龙江省留置第一案——哈尔滨市松北区对青山中心卫生院原院长马文彬私分国有资产、贪污案,主审了南岗区法院首例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涉众型刑事案件——被告人郑某刚等27人诈骗案,案件均实现了实体和程序的“双重正义”,取得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持走下去,做到最好,无愧于心。”张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每一次庭审、每一份文书,他都精心打磨、仔细雕琢,大到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小到错别字校核、标点符号使用,都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反复修订,孜孜不倦。任何人找他打听案子、说情,张琛都只有一句话,“法律怎么说,案子怎么判!”对法律常怀敬畏之心,是他做人做事的准则和信条。 用法律守护“少年的你” 家事少年审判庭是张琛审判生涯的最后一站。 婚姻家事类案件是民事领域最主要的案件类型之一,涉及争议类型复杂多样。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张琛始终坚持“和为贵、调为先、重修复、扶弱势”的工作理念,着重修复婚姻家庭案件当事人的情感矛盾,维护稳定和谐的家庭关系,并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问题,将审判工作向人性化延伸。 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为“国事”。在审理一起抚养费纠纷案件时,张琛发现孩子母亲对孩子疏于照顾和教育缺失,于是发出了黑龙江法院系统首份家庭教育令,裁定孩子母亲每两周至少探视孩子一次,多关注孩子的生理、心理状况,充分给予其来自母亲的关爱。裁定书字字真诚、句句入心,满满都是对未成年人成长的关心关注。 婚姻家事案件之外,少年审判工作更被张琛视为重中之重。在他看来,少年是明天、是希望、是未来,少年们眼中的光,就是法院人的星辰大海。少年审判工作是“特殊的希望工程”,他把对家庭、对女儿的愧疚都弥补给了一个个案件中的少年们,努力实现对未成年人权益的全方位保护。 在审理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张琛结合具体案情及相关法律规定,作出了南岗区法院首份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决定书,积极消除未成年人因犯罪记录产生的标签效应,降低轻罪前科对他们回归社会的影响。在其他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张琛也最大限度教育挽救每一个犯错的孩子,努力成为他们的“灯塔”,为在黑夜中迷失的他们指引前进的航向。 为切实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张琛还主动请缨,经过重重考核和选拔,兼职黑龙江省农垦哈尔滨管理局高级中学法治副校长,以专业力量引导和帮助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学生们都喜欢“张老师”上的法治课,遗憾的是,他们的“张校长”“张老师”“大哥哥”,再也不能陪伴他们一起成长了……但相信,张琛在同学们心中种下的一颗颗法治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让法治信仰始终伴随着他们长成参天大树。 赤子之心不言悔,热血青春著华章。长夜漫漫,星月同明,张琛办公室的灯灭了,但那些如张琛一般,“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法官们心中的灯,却永远亮着······ |
京ICP备10039517号 监督电话;010-57027107 总编邮箱;zgfzzb@126.com 切换到电脑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