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的魔力挑战着人们的智慧和胆量:青翠的黄瓜咬几口后,放在冰箱里居然会长出一节;买回的豇豆、青菜浸于一种溶液里还会继续生长。若非亲历亲眼目睹,人们的第一反应定是———魔术!但它就在现实中(见近日《羊城晚报》连续报道)。这些菜食用安全吗?你敢吃吗? 对于当下市场的菜蔬,官方的口径是“总体安全”、“放心食用”,此判断大体上没错,但民间的观感却也令人纠结。广州郊区不少菜农吃起“特供菜”:大片菜地之外,辟块“自留地”,不施化肥农药,这种菜生长慢,卖相丑,仅供自家食用。而那些光鲜个大样靓的供应市场的菜,他们自己却不吃。有些企业也在远郊圈地种菜,专供本公司“内需”。 自给自足的“特供菜”日渐流行,从经济角度肯定不划算,费时费力,成本高,明显有悖现代社会的市场分工原则。问题在于,市场经济阳光下的人们为何偏要逆市场规律而动,不肯食用市场上“物美价廉”的蔬菜呢?答案只有一个———不放心! 犹记得早年城市副食品供给紧张,各地“菜篮子工程”都由书记市长挂帅,而且是政治任务。而今,菜篮子丰富了,如何吃得安全、健康跃升为民生第一诉求,但不时传来的农药残留超标,以及诸多食品安全事故,不断冲击着民众的心理底线。面对丰裕的菜篮子,人们的焦虑并未减少,谁来保证菜篮子的安全?可以说,“特供菜”是民间无奈的自救,也是另类的菜篮子安全警报。 谴责菜农滥施农药、化肥、激素,利欲熏心,很容易。但作为生产消费产业链的上游,他们其实永远受制于终端市场的需求。当消费者竞相追捧硕大漂亮的菜蔬(往往需用多种化学物和工厂化方式才能培育出),作为生产者,他们又岂能无动于衷?是的,当消费者以工业品的标准和目光去挑选农产品时,是否也该审视一下自己的消费观呢? 监管的漏洞显然是众矢之的。但法律法规的缺位,监测标准、监测手段的滞后,以及权力交叉、部门利益扯皮,更令市场的监管之网显得疏漏无力。蔬菜的生产供应在市场魔棒指挥下千变万化,我们的监管及职能部门,却仍固守着计划经济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原则,以不变应万变,又如何看得好“菜篮子”? “菜篮子”虽小,对应的却是千百万人的餐桌,其浩大和复杂不言而喻。如果不能构筑一道坚实有力的“防波堤”,没有一套一劳永逸的监管治理机制,市长局长及相关部门就永远得做消防队、灭火员。 香港的蔬菜副食品多年来主要由内地供应,但不论内地的食品安全如何风波不断、警报频频,仅一河之隔的香港却始终风平浪静,这固然由于供港菜蔬几十年始终如一的制度保障,但香港几十年来一丝不苟的监管监测,却是保证“特供”质量不褪色的市场终极制约。他们最“先进”的经验其实只是问责,出了问题就有人担责,哪个部门,谁的责任,处理绝不含糊。 我们的菜篮子安全,究竟该谁来负责? 责任编辑:xinb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