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道讯 (通讯员 白阳省) 近年来,河南省濮阳县农信社结合“三大工程”建设活动,创新服务理念,大力推行贷款公开、阳光操作、承诺服务和限时办理活动,受到广大客户好评。截至3月底,濮阳县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86.01亿元,县域市场份额37.13%,各项贷款余额51.55亿元,县域市场份额为44.20 %,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
抓学习提素质。一是抓理论学习。该联社组织全县农信社人员利用每天晨会、工作例会等时间,采取集中学、自己学、辅导学相结合、以会代训等形式,对省联社、市农信办以及联社印发的领导讲话、规章制度、信贷产品知识、贷款操作流程、贷后管理办法等进行系统学习,学习新知识,新政策、新理念,新方法,人人有学习笔记、有心得,增强信贷人员的政策观念,信贷人员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提升,贷款质量综合研判能力得到了提升。二是抓思想教育。该联社在进行正面教育的同时不忘典型案例教育,对银监部门制作的银行业警示教育光盘经常学、反复学,每年不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及信贷人员前往濮阳市廉政教育基地、内黄监狱等地现场听讲,感受教育气氛,使信贷人员加固思想防线,自觉遵守纪律,正确面对商欲物流的市场竞争以及来自各方面的诱惑,警示自己“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不滥用手中的权力,从而为廉洁信贷打下思想基础,自觉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强管理提质量。该联社始终坚持把风险防控放在首位,高度重视贷款资料完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始至终坚持贷款“三查”制度,有效避免了信贷风险。一是抓源头预防。每发放一笔贷款,无论金额大小,坚持做到“一看二访三核实”。“一看”,即要看贷户的经营项目、场地、规模、居住地址,又要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现金流和资金需求等情况;“二访”,即通过村委、近邻走访,了解客户的社会信用情况;“三核实”,即通过前期调查,进行真实性核实。通过一系列细致工作,加强对道德风险、操作风险的监测,从源头上防范信贷风险。二是抓贷中审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该社从贷款办理流程上严防贷款风险,落实操作规程,按章办理业务,把好金融风险规避的每一道防线。在每笔贷款发放前,都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走访,认真对客户的身份证、结婚证、贷款用途真伪进行核实,对公职担保贷款,逐人落实查验单位工资证明等等,严格落实信贷影像信息管理办法,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正确对待并克服领导介绍、同事介绍、亲朋催办等因素带来的违规操作问题,防止在办贷过程中缺失相关手续,对手续不全、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放。三是抓贷后检查。该社信贷人员高度重视贷后检查工作,在贷款发放后逐笔进行贷后检查,通过现场走访、日常跟踪、贷后管理等多种措施,掌握资金的使用情况,对所发放贷款逐笔建立台账,明确到贷款责任人,对每个贷户进行电话回访,及时跟进。四是抓风险处置。充分利用风险监控预警机制,对当月到期贷款建立监测台帐实施监测,提前15天向客户送达《贷款到期提示书》,提醒贷户按时还款,一旦发现不良苗头就立即采取措施,由社主任和分管副主任带领相关人员提前上门催要,加大攻坚力度,有效避免了信贷风险。
讲诚信树形象。一是认真做好信贷政策、利率、办贷流程、监督电话“四公开”,接受客户监督,坚持首问责任制,对于手续不完善或资料不齐全的,一次性告知所需补正的全部内容,坚决不让客户多跑冤枉路。二是解决信贷不廉洁问题,认真落实联社“贷款服务廉政监督卡”制度,内容包括客户经理是否存在故意叼难、拖延办贷时间、是否存在吃拿卡要报现象等九个方面内容,让借款人对客户经理在办贷过程中的服务情况进行监督评议,在廉政卡上签字确认,杜绝“吃、拿、卡、要、请”等不廉洁信贷行为的发生。三是抓征信宣传,营造信用环境。该联社利用农信社人缘、地缘、接地气的优势,肩负起提升社会信任环境的重任,积极开展征信宣传,要求大堂和临柜人员向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进行征信宣传,利用村广播喇叭播放“珍爱信用记录,诚信从我做起”等征信宣传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征信,提升社会信用度,培养贷款户到期归还贷款的习惯,努力营造良好的诚信服务环境和外部金融生态环境。
畅渠道严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有效监督工作作风及一切不良行为。建立健全投诉受理和争议协调机制,设立信贷监督箱,公布举报电话及网络投诉渠道,对客户投诉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复;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群众的知情作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举报一经查实,按照规定严肃处理、追究责任。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