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道

人员查询法 视 频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今日资讯

三中全会改革大幕正式拉开

时间:2013-11-13 10:04:33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熊海鸥 王晔君
导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昨日落下帷幕,新一轮的改革大幕正式拉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昨日落下帷幕,新一轮的改革大幕正式拉开。改革的内容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并首次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五位一体”的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已经确定,它将对转型中的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所有制 suǒyǒuzhì

  【公有和非公经济同等重要】

  公报原文: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解读:未来各种资本将流入国有垄断领域

  在首都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看来,以前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的优越性,这次把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放在同等重要地位,从所有制角度来说消除了歧视,更强调市场效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崔长林也认为,过去谈国有经济是基础,多种经济成分共存,这次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确定下来,进一步确立了市场的地位,更多引入了各种经济成分。同时在现阶段强调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了新的意义,未来国有企业将可能允许个人进来,各种资本将流入国有垄断领域。据了解,就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就公开表示,要研究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政策措施,根据放宽市场准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改革要求,推动企业在改制上市、兼并重组、项目投资等方面,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和战略投资者,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市场 shìchǎng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公报原文: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解读:只有按照市场定价才能真正发挥市场作用

  “打破市场壁垒最重要的是打破行政划分,特别是一些地方保护主义,如当地只能销售当地的香烟、酒类等,同时打破能源、电信等领域玻璃门、弹簧门,让市场要素可以自由流动。而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必然要求按照市场定价,目前水、天然气等资源均由政府定价,事实上是对市场信号的扭曲,不利于市场的自由配置,只有按照市场定价才能真正发挥市场作用。”陈及说。

  政府 zhèngfǔ

  【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公报原文:全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解读:政府减少对经济尤其是微观经济的干预

  机构改革是政府理顺与市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李克强在接任总理时,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还有1700多项。李克强承诺,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削减1/3以上。陈及认为,以前政府大包大揽,不仅要提供服务,还承担经济发展的重担,导致行政手段对经济过多干预,引发了产能过剩、价格扭曲等问题。市场的决定作用客观上要求,政府应该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减少对经济尤其是微观经济的干预,发挥市场机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指出,未来政府职能转变主要集中在简政放权方面,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可以交给市场的政府都退出,政府不再担当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角色,更多的是发挥公共服务提供与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上。

  财政 cáizhèng

  【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体制】

  公报原文: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解读:中央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将增加

  近年来由于中央和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匹配,造成基层政府财政困难重重、地方债泛滥等问题。有学者统计数据显示,地方政府用45%的预算财力承担75%的事务。北京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表示,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就是旨在解决中央与地方财力事权不匹配问题。

  此前,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就曾表示,中国正在酝酿财政改革以支持经济和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方向之一是“调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责任,适当增加中央政府的支出责任”。在刘剑文看来,下一步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将由此前的财权调整改为事权调整,将更多的事权上移。此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向十八届三中全会提交的“383”改革方案也提出,将基础养老金、司法体系、食品药品安全、边防、海域、跨地区流域管理等划为中央事权。按事权优先原则,进一步调整优化税收划分和转移支付制度。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2754号
京ICP备1003951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7124号
监督电话:010-57027107   57027127
总编邮箱:zgfz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