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道

人员查询法 视 频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客厅 > 人物访谈

拜访书法家郑小锁

时间:2020-12-22 14:01:09  来源:法治报道  作者:白燕 陈铁闯
导读:郑小锁出生于1957年,现任中国对外交流书画院雄安新区分院理事,曾多次在市里举办的各类书法展上获奖,作品被多家团体及企业收藏,被书法界知名人士誉为“高手在民间”,郑老师自幼喜文弄墨,家学渊源颇深,深受太祖父的影响,临摹太祖父传下来的书法碑帖。经过几十年的不间断的学习创作,郑老师成为了享誉一方的书法名家。

  2020年12月初,我们一行人走进了议论堡乡小门村,去拜访书法家郑小锁老师。车行至村口,就看到一个非常高大气派的牌楼,正面书写着小门村三字,反面是钟灵毓秀四个大字。还没进村,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就扑面而来,一路行来两边墙壁上都是各类宣传画,感觉清新淡雅,出凡脱俗,内心先给村领导下了一个定义:这个村的领导人肯定是一心为公,心怀群众的好干部。

  因为道路不太熟悉,在村里绕来绕去,正好顺便看看村容村貌。村里的公路笔直宽阔,公路连同两侧打扫的纤尘不染,壁画是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顺路观看了声名在外的小门村水上公园和文化休闲广场。虽然已是寒冬,但丝毫不影响景观之美,没有了绿草红花,更显得庄严气派。来到文化休闲广场,欣赏了村里的功德碑。碑身正面是爱心企业家和村民们捐助修公园和广场的一个个名字和数字。反面是郑小锁老师亲笔书写,由工匠镌刻上去的“同舟共济、打造幸福家园”几个大字。这几个字大气中透着典雅、厚朴,结体稳健、端庄,笔墨苍劲,流畅自然,藏骨报筋,包含文采包含朴实,从中可以看出书写者厚积薄发的文化修养。

图片2.jpg

  见到郑小锁老师的时候,郑老师正在挥毫泼墨,书写作品,村支书王宝青也在场。原来郑老师正在为一个贫困群众书写作品,作为爱心捐赠之用。郑老师很谦虚,不太善言谈,谈话过程中,郑老师多次把话题引向小门村建设的如何好、村支书如何甘愿奉献、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等话题上。

  郑小锁出生于1957年,现任中国对外交流书画院雄安新区分院理事,曾多次在市里举办的各类书法展上获奖,作品被多家团体及企业收藏,被书法界知名人士誉为“高手在民间”,郑老师自幼喜文弄墨,家学渊源颇深,深受太祖父的影响,临摹太祖父传下来的书法碑帖。经过几十年的不间断的学习创作,郑老师成为了享誉一方的书法名家。郑老师说:“临帖与创作是学习书法最重要的两个阶段。”

图片5.jpg

  郑老师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担任小门村小学校长30余年, 多年以来在校认真工作,兢兢业业,治学严谨,深受学生和老师的爱戴,纵然教学任务繁重,但是不曾丢弃书法,每天总是抽出几个小时来练习写字,几十年如一日,不曾懈怠半刻。郑老师的学生也是桃李满天下,有的学生已经成为部级领导。郑老师本应能够安享晚年,但他在退休之后担任起了村里的统计工作,为小门村的发展出谋献策。

  小门村的每家每户,每一点变化都牢牢地记在郑校长的心里,说起这几年小门村发生的巨大变化,郑老师简直是如数家珍,说起支书王宝青为村里做出的贡献,更是赞不绝口。

图片1.jpg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地域文化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影响很大。郑老师的生于任丘、长于任丘,任丘厚重的文化积淀使他从小受到熏染和影响,逐渐理解了中国书法的原旨,终得以窥见书法之神髓。用心交人,用艺传人。

  郑小锁数十年来坚守的笔墨日月以及他对书法艺术的解读,加之他数十年来的深入传统,手摩心揣,终于使他站在了书法艺术的前端。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也希望他能够在书法艺术方面带来更多精彩。(通讯员 白燕 陈铁闯)

责任编辑:M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2754号
京ICP备1003951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7124号
监督电话:010-57027107   57027127
总编邮箱:zgfz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