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6日是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夫人杨开慧烈士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提笔撰文纪念伟大的女性、国母杨开慧烈士。
在湖南省长沙县东北隅,有一个距离县城约50公里的板仓小镇,因为一位伟大的女性而远近闻名。这位湖湘女杰、巾帼英雄就是毛泽东同志亲密的战友和亲爱的夫人——杨开慧。
三年前的2018年11月25日中午,我打的从雷锋的家乡望城出发到杨开慧烈士的家乡长沙县板仓,69公里的路用了一个多小时。在板仓我首先参观了杨开慧烈士的故居和纪念馆,接着又祭拜了杨开慧烈士的陵墓,在杨开慧陵墓的左下方是毛岸青和邵华的合葬墓,右下方是毛岸英的衣冠冢。
杨开慧,190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县清泰乡板仓(今开慧镇开慧村)。父亲杨昌济是一位思想进步的学者、教育家。1913年,杨昌济到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教书,杨开慧随父亲迁往长沙,并在这里认识毛泽东。
1918年,杨昌济到北京大学任教,又举家北迁。这年9月间毛泽东因组织赴法勤工俭学也来到北京,在这期间,毛泽东和杨开慧有了更多的接触并开始相爱。
1920年初,杨昌济不幸病逝,杨开慧回到湖南长沙。同年8月,毛泽东在长沙成立文化书社,杨开慧予以资助并参与书社活动。1920年冬,杨开慧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湖南第一批团员。就在这时,她和毛泽东在长沙举行了简朴的婚礼,结为革命伴侣。
1922年,杨开慧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毛泽东在湖南建立了中共湘区委员会,任区委书记,杨开慧负责区委的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身兼秘书、机要、文印、联络、总务等多种职务,成为毛泽东的得力助手。
1923年4月,毛泽东到上海党中央工作。杨开慧带着毛岸英和毛岸青也来到上海,协助毛泽东开展工作,并同向警予一起组织女工夜校。
1925年2月,杨开慧随毛泽东回到韶山开展农民运动,协助毛泽东创办农民夜校并担任教员。同年12月,杨开慧离开韶山转往广州协助毛泽东收集、整理资料,编写文稿,负责联络工作。
1927年初,毛泽东对湖南农民运动进行考察,杨开慧把大量的调查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工整地抄写下来。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按照党的八七会议指示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杨开慧带着三个孩子回到长沙板仓开展地下斗争。
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捕。敌人逼问毛泽东的去向,要她公开宣布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杨开慧坚定地说,“牺牲我小,成功我大”,“要我和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
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就义于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年仅29岁。
杨开慧故居前临公路,后枕小山。四周有松柏、香樟、翠竹环绕。故居为一农舍,依地势分三阶梯共三进,面阔3间,土砖墙,小青瓦,大小房间共28间。其父母卧室和本人的住房等均作原状陈列。杨开慧纪念馆由杨开慧故居、杨开慧烈士陵园、杨公庙、陈列馆四部分组成。
房舍以上、中、下三栋平行排列,前低后高。前栋为双面木门,中嵌木栏转门;中栋有三级踏步上入过厅,门额悬挂“板仓”二字横匾;后栋正中为堂屋,左右为住房。两侧厢房多作杂房、配房。栋栋之间形成小院或天井,院内植桂花和女贞树。院落西部为一畦菜地,院外有水塘一口。
杨公庙为四方形结构。房屋采用砖木结构建筑,上面覆盖青瓦,走廊用石柱支撑。方向为北偏东30度。整个杨公庙分为8个展厅。其中第一二三展厅展览了杨开慧生前使用过的一些物品,第四展室为杨昌济展室,第五展室为毛岸英展室,前厅陈列有杨开慧的简介和领导人的题词。整个杨公庙共有房间11间,门楼外墙上有灰塑。2005年被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该庙始建于咸丰元年,杨公庙整体保存较好。
在这里,我把从毛主席故居韶山带来的红土和板仓杨开慧故居的红土合在一起准备在2020年10月25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这一日子里,带着志愿军烈士后代去朝鲜时把韶山、板仓的红土盖在牺牲在朝鲜的大榆洞毛岸英烈士墓上,然而遗憾的是由于疫情的原因,这个愿望没有实现。(元振国) 责任编辑: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