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道讯(通讯员 王金锋)阳春三月,玉兰花次第绽放,正应了那句:玉骨冰清染素尘,和风扑面焕然新。此情此景,我的内心却是说不尽的惆怅和无限的悲伤,因为就在三十年前,1993年的3月,受人崇敬的吕玉兰大姐因病不幸逝世,年仅53岁。英华早逝,令人惋惜。距今虽已三十个春秋,可她的一言一行,仍像一粒粒散落在时间长河中的珍珠,时刻闪现在我的脑海之中,斯人已逝,芳香仍在,音容已杳,浩气长存!
战天斗地创伟业
吕玉兰,1940年2月出生于河北省临西县东留善固村一个农民家庭,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少年时代的她深切感受到家乡的贫穷落后,从小立志要带领乡亲走上富裕的道路。
东留善固村,地处黄河古道,是个有名的穷沙窝。老辈人曰:“沙荒地,不养家;不怕种,光怕刮;神仙不下界,累死也白搭。”十年九灾,吃了上顿没下顿,外出讨荒要饭,是家常便饭。全国解放后,靠国家救济。日子好过些了,但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1955年,15岁的玉兰高小毕业后,相应党的号召,回村务农,被大伙推选为农业合作社社长。当时她就下定决心,植树造林,防风固沙,誓要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
在村北白茫茫的千亩沙荒上种树,防风固沙,是村里几辈人的夙愿。可当时村里一穷二白,哪有钱买树苗?村里不少人都为此担忧,替她捏了一把汗。玉兰却不怕这愁那难,领着一群姑娘,蹬梯子,攀墙头,上树采榆钱和槐荚。一个春天下来,采了满满一大囤树种。冬季造林时,她又成立了“妇女造林队”。每天清晨,她们背着树苗,顶着寒风,来到沙滩上造林,一口气儿干到日落才收工。连续多少天,她都顾不上梳头、洗脸,眼熬红了,手冻裂了,脚上满是冻疮,和鞋子粘到了一块,晚上睡觉都不敢脱鞋。村里人笑称她“土地奶奶”。还有人劝道:“玉兰,你上没哥,下没弟,过几年说个婆家,还不知道嫁到哪儿去呢?你为谁这么卖命?”她对此一笑说:“俺植树造林,是为了大伙过上好日子。”到1959年,一共栽树11万棵,把村北那片沙荒地变成了绿洲。挡住了风沙的危害。村里几代人的梦想,在她手上变成了现实。
“玉兰是干出来的!”这是全村人的共识。
土地深翻,吕玉兰赤膊上阵,走在前面。寒冬腊月,打井抗旱,她带领一伙妇女下井,打破千百年来女子不能下井的传统观念。1963年,河北中南部连降暴雨,东留善固村首当其冲,成为沼泽之地。她又带领大伙立即投入到抗洪救灾之中,六天六夜连续鏖战在第一线,终于带领大伙挡住洪水,保住了家园。随后又开展生产自救:洼地上压条子、坡地上种杨柳、沙荒上种果树、沙坑里种芦苇。全村先后栽种树木百万余株,果树上千亩。从此,东留善固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林茂粮丰、五业兴旺的富裕村。
吕玉兰的先进事迹迅速传开,她先后获得“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家、省、地、县四级学毛著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在1966年河北省学毛著积极分子大会上做的《不管风吹浪打》的典型发言,引起了轰动。随后赴京参加国庆观礼时,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并应邀在全国“政协”大会上介绍经验,受到与会党内外知名人士的普遍称赞。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专程从京到村采访她后,称赞她为“中国农村知识青年的学习榜样。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吕玉兰从黄土地上成长为一个心系苍生、忠心报国、高屋建瓴的政坛新秀。在党的“九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连任三届,还连任两届全国人大常委,成为“头扎白毛巾”新中国第一位女省委书记。还先后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一生操劳心系“公”
在荣誉、地位和鲜花簇拥之下的吕玉兰,是怎么独善其身的呢?
早在1966年,她那篇享誉海内外的《十万个为什么?》的雄文里就已表明,她心里装着整个国家和人民,自觉将个人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大公无私,不做“损公肥私”、“损人利已”的小精人,心甘情愿做为人民服务的“大傻子”。
1960年,吕玉兰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就给自己和家人“约法三章”,不请客,不送礼,不沾公家的一点光,甘当“赔本干部”。到县上开会或因公出差,她都自带“干粮”,或自掏生活费,从不找大队会计报销。她母亲说:“玉兰,几十斤鸡蛋给你搭进去了,三窝小猪也给你赔进去了”。
担任省委书记后,吕玉兰仍然坚持下乡劳动,回家后住平房,吃大食堂,一家人过着市民的最低的生活标准,年底省委给她一次补贴,她坚决不要,如数退回。
有一位哲人说:“自制力就是权力”。吕玉兰正是有着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做支撑,才是她在众人面前树立了威信。也承受住了各种风雨历练和考验。
我从小就熟悉吕玉兰,这是因为我小姑父是生产队长,是吕玉兰的得力干将。我小时候去姑姑家串门时,姑父最爱给我念叨的是玉兰带领他们在村里干的那些“惊天动地”的事儿。每次见到她,都热情拉着我的小手说个没完,我俩成了忘年交。当她知道我一直以来,利用周末去本村一个80多岁的五保户家打水扫地后,很高兴,热情鼓励我。在她的鼓励下,我坚持以她为榜样,连续5年给这位老太太义务服务到送终。不仅受到学校表扬,还被公社评为“学雷锋好少年”。
1970年初,刚高中毕业的我。有一次去县城,办完事后,脑子里闪出一个念头,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冒昧闯进县委大院。想见识一下这位当了“高官”的大人物。
那天,她正在办公室忙碌着,见我进门,她放下手头的工作,让我坐在她办公桌前的沙发上嘘寒问暖。当我视线转到墙上,毛主席与她握手的巨幅彩照时,她站起来给我详细讲了毛主席在“九大”闭幕式上亲切接见她的情景,我听得入迷,至今念念不忘。当她知道我高中毕业后心神不定时,又给我讲了她高小毕业后为啥选择回村务农,热情鼓励我把青春和知识献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分手时,她还从书柜里取出一本《十个为什么?》单行本小册子送给我留念,至今我仍然珍藏着。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么多年以来,吕玉兰那肺腑之言仍记忆犹新,像一股暖流,温暖着我;像一盏明灯,点亮我。从此,我牢记吕玉兰大姐谆谆教诲,时时处处以她为榜样,全身心投入火热的农田基本建设,既炼就一副铁肩膀,也炼就了铁一般意志,在劳动之余勤奋写作,成了当地有名的“土记者”。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成为一名正式记者和作家,并走上县级领导岗位。但我仍笔耕不止,不仅有2000多篇稿件发表在中央、省、市新闻媒体上,还出版了《龟志》、《滴水集》等13部专著。
光照大地花更红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这是吕玉兰一生的真实写照。
1981年9月,吕玉兰的人生再次出现波折。她从“九五之尊”的省官降至“七品芝麻”的县官,到正定县任县委副书记,这落差之大,挑战之严峻,一般人难以承受。对此,众乡亲都有点忐忑,为她担忧。
第二年春天,我选择了一个周末,去石家庄看望她。刚进门,就听到她朗朗笑声,她与我握手互致问候后,立即让我到她楼南侧一块巴掌大的“小菜园”观光,原来她正在小菜园松土、拔草、浇水、插秧,干的正欢,只见满园:绿油油的菜,红红的石榴花,满架的葡萄藤,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生机盎然。
回屋我和她相视而坐,她更加热情奔放,豪情满怀。言谈中没有一丝抱怨不满情绪,跟当年身居高位的吕玉兰还是一个样,处变不惊,似一株幽兰,不以无人而不芳。
吕玉兰到正定县上任,第二天就下村调研。当时正定县委机动车少,但县委书记考虑到她的实际情况,让县委办公室安排小汽车陪同,但被她婉言拒绝。她还像当年,一点不搞特殊,每天骑自行车下村,早出晚归,不到几个月就把全县所有的公社和几十个村跑遍,了解到该“高产穷县”的实际现状,为切实减轻正定县人民的负担,生养生息,她冒着政治风险,跟县委书记两人一道如实向上级反映情况,在他们的全力争取下,终于使正定县粮食征购任务减到2550万公斤,为正定县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此基础上,吕玉兰又根据正定县的实际,提出了“农民要想富,必须上工副”的发展思路,被县委认定后,又主动请缨分管这项工作,她不顾身体有病,亲自带队,走南闯北学习取经,迅速打开了全县多种经营的新局面,使正定面貌大改变,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吕玉兰心甘情愿地给县委书记当助手,全力配合。当时,吕玉兰在百公里以外保定市的河北农业大学学习,还时常在节假日回正定了解县里的工作,给书记当参谋、出主意,想对策。正定县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文化古城,1983年开始酝酿发展旅游业,恰逢中央电视台筹拍大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需要建造一个“荣国府”,县委、县政府通过多方努力把拍摄地争取到了正定县。原计划用57万元制作假布景,但县委从正定县长远旅游开发着想,与其用假布景,拍完就了事。不如建成实景,为正定留下一处永久性的旅游景点。但这需要增加投资300多万元,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而出现了较大的意见分歧。这时,恰巧她从保定回县,征求她的意见时,她表示,随着经济增长和人们文化生活的需求,旅游业肯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前景,这个机会不能错过,县委抓得好,抓得及时,她全力支持。同时她利用这短暂逗留时间,给持不同意见的同志做工作。最终形成一致意见。正定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兴建“荣国府”和“大观园”的决定。如今,正定县的旅游已成为一大特色产业,当年修建的“荣国府”和“大观园”也成为正定县旅游业的最大名牌和亮点。
1985年6月,吕玉兰经过河北农业大学深造后,也离开了正定,到河北省农业厅任副厅长,党组成员。1990年4月患了脑血管痉挛症,但她仍坚持带病工作,就这样,她的身体状况又明显恶化,但她总舍不得休息,忙个不停。过度劳累的她,终于再次被送入医院。1993年3月31日,吕玉兰因病医治无效,在省会石家庄逝世。为此,201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之际,她又荣获“全国最美奋斗者”的荣誉称号。
人生相遇皆有缘,我与吕玉兰曾经有过几次的交流接触,虽然每次都很短暂,但与她交谈,总是如沐春风,对我一生都产生了刻骨铭心的感染和影响,我永远记得她那双睿智沉稳的大眼睛。53岁生涯的她,似乎没有什么休息间隙,重重困境,道道关隘,劈荆斩棘,勇往直前,执着不悔。终其她的一生,她的眼神一直那么清亮,语调总是轻柔和缓,壮怀激烈藏于之中,深谋远虑隐于气定神闲。
斑竹一支千滴泪,
乌云万重化做霞!
一位诗人曾经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挥得越好,他对社会责任贡献就越大。吕玉兰正是这样的人!
残阳似血,苍山如画,她的“爱国为民,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玉兰精神,如春天的晨露,滋润激励无数人,为更多的人照亮前进的道路,成为许多人的理想之光,时代的最强之音!
作者简介:
王金锋,男,河北省临西县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管理学院人文科学研究员,曾任《光明日报》、《中国经济时报》特约记者,邢台市政府研究室主任。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河北日报》和新华社、《求是》杂志社等中央、省媒体上发表2000多篇稿件,并先后出版长篇报告文学《龟志》,《100名人惜时故事》等著作13本(300万字)。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