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道讯(通讯员 宋丰瑞 胡利凡)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抓住家风建设,就抓住了文明乡风的“牛鼻子”。近年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干汊河镇大院村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创建乡风文明,通过抓移风易俗、传家风家训、强基层党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村容村貌日新月异,农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党的基层组织越来越强,探索出了一条乡风文明建设新途径。
抓移风易俗,乡村生态焕然一新。生育、满月、周岁、乔迁……都要摆宴席、讲排场、比阔气;办丧事、喜事要好几天,一场盛宴下来,普通人家多年积蓄基本耗完;逢年过节“献车饭”、祭车祭路、车辆悬挂“大红花”等迷信活动盛行……为改变乡村陋习,大院村发出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的实施意见和管理办法:破旧立新,婚事新办;摒弃陋习,丧事简办;崇尚节俭,喜事廉办。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大力整治祭车祭路、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大院村从家庭建设入手,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并张榜公示,开展美丽庭院建设,村民将门前杂物腾出空地栽种花木,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还通过年度评选红黑榜,成立道德行为评审委员会,有力促进了乡风文明。
传家风家训,树立文明乡风。家风家训,懿德流芳;成风化人,浸润心灵。大院村陈氏是一个历经百年历史的大家族,正是因为谨严的家庭规训,才保障了陈氏家族后代人才辈出。“励臣节、尽子职、笃夫妻、慎交友、行冠笄......”以家风带民风、以民风助村风,引导村民孝老爱亲、勤俭持家、重义守信、向上向善,赋予了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仁善宽厚的家风追求,到今天仍具有孕育良风美俗的生命力。最可贵的是,这些家训将充满哲学思辨的思想转化成日常生活的要求,发挥了教化治理作用。”大院村党总支书记王金柱说,陈氏家训的内容各有侧重、自成系统,涵盖了治家、处世、耕读、学艺、经商、睦邻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大院村十分注重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计生协会和退伍军人志愿服务队,3支队伍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强农村党建,扎实执政基础。执政基础的扎实,离不开物质支撑。大院村着力构建“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模式,发动全体村民共建美丽家园。围绕“党建+”总体思路,创新网格化机制,实行党员分片包干,形成“网格员+党员+群众”的长效机制,发挥网格员联系、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大院村划分责任区9个,每个片区至少到50户,多到100户,实现全村574户都有党员网格员带动督促农户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将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治安巡防等工作纳入网格管理,打造了基层党组织统领村庄治理的“大格局”。大院村将人居环境整治写入村规民约,建立环境卫生每天巡查记录工作机制,健全督查和奖惩机制。同时结合本村实际,全面开展创建“六好村民组”、“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创建活动,创建以全面整治提升村庄环境为主展开,定期进行考评,以月评季评为依据,年终评出2至3个“六好村民组”和10至20户“十星级文明户”,给予表彰奖励。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发动干群集中人力、物力,对村主干道路两侧、房前屋后、沟塘内外等死角死面进行重点整治,拆除沿途严重影响交通视线和观瞻的障碍建筑物,并在村内主道边设置宣传墙体字画,做到村庄内外干净、整洁、有序、美观,实现美丽乡村长治久美。
家风带民风、民风助村风,大院村通过传承发展家训家规,提升乡风文明水平,呈现出环境优美、邻里互助、民风淳朴、村风文明的良善风气,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