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道讯(通讯员 李乃栋 李庆)2020年12月25日下午,年轻女子万某携婆婆来到河南省光山县人民调解中心,手持一张已经破损发黄的工资欠条,要求人民调解员帮助为其讨要十三年前的务工工资钱。人民调解人员李学信、徐荣艳热心地接待了她们,安抚其不平静的情绪,认真倾听其十余年讨薪的艰难经历。
用心学得好技术
万某年幼时父母因故先后离开了她,只好与年迈的奶奶相依生活。穷人孩子早当家,为了改变家庭的贫困状况,2006年17岁的她人小有主张,一边帮奶奶干活,操持家务,一边到邻居家中向大妈大婶、嫂嫂们学习缝纫技术。由于她勤奋好学,不怕吃苦,心灵手巧,很快掌握了羽绒服装制作方法和技能,成为远亲近邻人人羡慕个个夸的“小师傅”,上门请她帮工做羽绒活的人一个接一个。羽绒个体加工老板黄某夫妇到其家中请万某帮忙,支付了定金,承诺了工资待遇。
工资成为了“伤心账”
万某为老板黄某加工羽绒数月,2007年腊月28日才回家,老板付给大部分工资,还下欠3000元,承诺春节过后付清,谁知一拖就是13年。期间万某多次催讨,黄某都以各种理由加以推托,血汗钱变成了“伤心账”。
人民调解给力化纠纷
在万某对此已心灰意冷,打算放弃,不再讨要之际,经人介绍,万某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人民调解中心,申请为她讨要十三年前的工资账。接到申请后,人民调解员急当事人所急,通过各种方式联系黄某并了解到其住址,利用元旦节假的时间,采取早守晚等的办法,终于见到当事人。人民调解员给当事人普及法律常识,讲解国家保护农民工工资的政策法规,通过用法说事、以理服人、用情感人、将心比心的方式,使当事人认识到自己的过错,承诺支付这笔工资款。时机成熟,调解员约双方当事人现场友好的签订了调解协议书,并兑现工资款3000元。使这一桩拖欠13年的旧账得以了结,给万某艰难的讨薪纠纷划上了句号。人民调解工作就是这样通过调解员真心调解、优质服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 责任编辑: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