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十七日,患者家属对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荣获“国医大师”称号的李业甫(左)医生的治疗表示感谢。
杨晓原摄(新华社发)
|
法治报道讯 据人民网 近年来,改善医患关系已成为中国医改的重要内容。优化诊疗环境,缓解医患紧张,在各地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医院医生在医疗行为中勇于承担起应有责任,双方在充分沟通中达成了更多共识。这启示我们,进一步改善医患关系,既要有责任,更要有爱。
加强服务
患者感到安心
9月2日下午,北京航天中心医院,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骨髓移植病友们自导自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会。本次活动主持人是一个大学生也是一个老病友,如今她已康复并重返大学校园,开始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航天中心医院血液科主任王静波对本报记者介绍,该院血液科有“三大制度”——移植后病人终生负责制、主治医师24小时负责制、三级谈话制度(主任、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分别与患者谈话)。医生护士视患者为亲人,患者视医生护士为朋友,血液科建科5年来,没有发生任何医疗纠纷。
医患关系关乎人的生命,随着医疗纠纷增多、医患关系紧张,各地医院纷纷加强服务,用真心和责任心为患者带来更多安心。
作为国家首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厦门开创了大医院专科医师、基层全科医师(家庭医师)和健康管理师“三师共管”的服务模式,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有专门的全科医生和健康管理师与签约群众“结对子”,很多家庭医生常会花半个小时的时间走到许多行动不便的患者家,为他们带去贴心的服务。
互相理解
医生感受温情
近日,广东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副主任曾春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感谢信”——一名大二女生的手绘漫画。就医过程、住院流程、手术前后的心情、病房的氛围等,都成了这名女生的漫画素材,满满的都是温馨与幽默。
这名女生住院期间发现科室有一面感谢墙,全是患者写的感谢信。看着那些真诚的话语,她也决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医生的感谢。
病人的真诚反馈常常让医生获得许多感动。无独有偶,近期,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阳湖院区的医生陈小宇,就收到了一封让他颇为感动的感谢信。
“我是29床病人的儿子,我请你吃苹果。”陈小宇医生收到的这封感谢信只是短短十来个字,在感谢信的下面,还有一个红苹果。陈小宇回忆,29床是一名中年男子,因为右下肢患丹毒住院。经过医护人员一个星期的精心治疗,男子很快恢复了健康,已经出院。收到这封感谢信,陈小宇感觉十分温暖。
患者的支持与理解,让医患关系充满温情。许多医生表示,很多时候,患者一句走心的“谢谢”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支持与尊重。
创新机制
保障双方权益
国务院办公厅今年7月底印发的《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全面开展便民惠民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而和谐的医患关系,除了医患双方的互相支持,医疗机制对双方权益的保障同样重要。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认为,改善医患关系既应深化改革,完善卫生资源的调配,还应建立民事调解机制和依法治理机制等机制保障。
近年来,各地医院实行了许多创新机制,用制度方法减少医疗纠纷发生概率,防患于未然。
湖南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针对大手术、新技术等高风险病例,实行特约谈话制度,由熟悉患者病情、主治医师级别以上的临床专家参与进行谈话告知,并邀请医务部工作人员和律师主持,谈话全程录音录像。这一模式得到了患者好评,所有参与谈话的病例沟通良好,未发生一起医疗纠纷。
为了给医疗纠纷调解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吉林长春选拔聘任了一批医学专家、律师、公证员、法律援助专家等组成专家库,为医疗纠纷调解工作的长远发展储备了一批高端人才。
责任编辑:guanliy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