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字消解几多顾虑
——深入推进改革任务落实②
只要各级把“公”字做好、做到位,让官兵消解顾虑、轻装疾进,改革的诸多困难就难不倒我们,强军的光明彼岸就能快速抵达。
法治报道讯 据人民网 眼下,“脖子以下”改革已到跟前,一些部队陆续展开整编,撤并降改的考题、进退走留的答卷马上就要书写。部队官兵思想高度活跃之时,各级秉持一个“公”字,官兵的顾虑就会减少很多,心神就会安定许多。
“一公则万事通,一私则万事衰。”无论干什么事业,没有公心公道、缺乏公平公正,就难以让人心悦诚服,难以实现同心同力。“脖子以下”改革,不仅涉及部队广、人员多,而且程度深、任务重,一支部队落实改革任务的成效如何,官兵是否心平气顺、齐声叫好,关键取决于一个“公”字。只有在事关大家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上摒弃私念、“公”字当头,才能高标准推动改革举措落地,使改革经得起官兵的评判、历史的检验。
谁都钟爱这身军装,不舍得脱下,这种情况让哪个向后转?谁都想去重要岗位,不愿意落后,这个时候让哪个走前头?复转高峰期,“道路”拥挤程度不同以往,是否能够符合心理预期没有底气;去往新单位,工作生活都将从零开始,能否得到一视同仁尚未得知……凡此种种,都是部队和官兵正在面对或即将面临的难题。虽说“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但是,当官兵群体性地站在十字路口,指挥谁往前谁往后、谁往左谁往右,特别需要一颗让人心服口服的公心。
人生变道,难免会有顾虑。大家普遍反映,不怕吃苦受累作奉献,就怕有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不怕排队打分落后面,就怕执刀者先拿多得。对于干部分流,某部一位干部直言,须防止因“信息不对称”导致个别人抢先手、占先机,造成新的人岗不适,甚至“逆淘汰”。不难想象,官兵的顾虑多了,精力就难以集中,用力就难以精准。必须把这些顾虑当成重要“信号”,高度重视并警惕规避。
军队改革是众人划桨开大船的事业,没有“观众席”。落实改革任务不容有“消失的力量”,只有坚持一个“公”字,才能实现凝心聚力;运行新的编制离不开过硬的队伍,只有坚持一个“公”字,才能留住骨干人才;干部分流安置必须考虑人岗相适,只有坚持一个“公”字,才能避免为人择官。如果私念越位,人情与原则搅在一起,违纪与依规界限不分,官兵就会顾虑重重、分心走神,改革就会乱秩失序、步伐迟滞。
上个世纪我军实施百万大裁军,某团建制撤销,仅保留一个营转隶兄弟部队。这个营的干部如何配备?团党委达成共识:选最好的,从全团范围挑选,充实到这个营。其间,虽有不少老首长、熟人和上级机关的同志打电话、递条子、找上门,但他们依然坚持原则。最终,营长配的是集团军的“标兵连长”,教导员是“战斗英雄”,副营长是年年立功受奖的“刀尖子”。正因为“公”字当头,这个团的整编推进顺利,这个营的配备非常过硬,大家很服气、很支持,觉得部队就该留下这样一颗火种!
一个“公”字,最能顺心攒劲。现在,繁重的改革任务摆在面前,官兵的一些顾虑横在心间,各级必须站在为官兵负责、为改革负责、为军队长远负责的高度定计划、作决策。要遵纪守法、定规立矩,使落实改革的每一个动作都不出格、不徇私;要抵制歪风、管住邪气,坚决铲除跑、闹、要、拉、买等坏风气滋生的土壤;要光明正大、公开透明,用官兵的群体智慧、集体力量处理好重大事项、敏感事务。
改革不可能皆大欢喜,总会有人感到疼痛,总要有人作出牺牲。对于这一点,广大官兵有共识、有觉悟,也有心理准备。只要各级把“公”字做好、做到位,让官兵消解顾虑、轻装疾进,改革的诸多困难就难不倒我们,强军的光明彼岸就能快速抵达。 责任编辑:guanliy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