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道讯(通讯员 杜晓)扶贫车间作为就业扶贫的重要载体,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安徽省舒城县阙店乡通过找准就业工作与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的新阶段的着力点,大力推进“扶贫车间”工作转型升级,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出台就业相应政策,引导企业到乡村改建,持续发挥“扶贫车间”价值,努力把车间打造成促进稳岗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
“在外打工离家又远,又没什么本事,现在好了,不出乡就能就业,还能顾到家。”现年45岁的脱贫户四玛妞拿着刚刚与我乡宁达制衣厂签订的《个人申报就业补贴承诺书》,高兴地看了好几遍。家住阙店乡向山村的四玛妞,她是云南省保山市远嫁过来的,家里还有儿子在当地上小学,四玛妞也不敢出远门打工,平时就除了在家务农,偶尔打些零工维持生计。如今,扶贫车间开在了乡镇街道,实现了她“挣钱顾家两不误”的心愿。
四玛妞所在的宁达制衣厂,是由我乡牛角冲村吴光玉返乡创建,在阙店乡党委政府扶持兴建下,投资50余万元,高规格建设了一栋标准化厂房、占地面积200平方米,主要工作服装加工,车间内可容纳就业人口90有余。通过“企业+“扶贫车间”+脱贫户”的模式,带动有劳动能力的脱贫群众走上小康。目前,已有脱贫人口20人在“扶贫车间”务工,并与公司签订了长期用工协议,主要从事裁剪、缝纫、包装等工作,月均收入3000-4000元左右,切实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脱贫群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面貌。
在了解过程中发现,不管是深化技能人才培育,还是解决培训和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向企业放权,由企业自主选择和实施培训。及时做好产业转移承接地,抢抓产业转移的难得机遇,承接部分生产环节的有序转移,依托较为成熟的服装加工产业,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思路,积极推动服装产业由原来的半成品代加工向全产业链发展,将扶贫车间业务范围覆盖到面料裁剪、整衣缝制、锁眼钉扣、整衣熨烫、辅料生产等各环节。
从多地实践看,“扶贫车间”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监管。进入环节审慎选择、严把入口,有污染、有危害,又不具备去污能力的项目和车间坚决不上;日常运营加强生产全过程监管,有污染行为、消防隐患的及时关停整改。正确把握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转型中,“扶贫车间”需要进一步整合洗牌,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