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道讯(通讯员 郭登安)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城关镇南关桥东侧,沿着南溪河南岸,一条宽敞、整洁、安全的“沿溪大道”,格外醒目,这便是汪圩圩埂路。
现在,村民亲切地称之为舒中村“民心路”。这条路,破了难题,便了村民,兴了产业,顺了民心。
疏通了群众出行堵点。两年前,这里还是典型的弹坑路、灰尘路,两边丛灌茂密,坟冢密集。长期以来,圩埂路变得越来越窄。只有晴天白日,村民才走这条道路,逢阴雨天气或傍晚,群众都绕道走。
2020年上半年,舒中村立项修建,打通了村主干道最后1公里,设置了安全防护设施,贯通了全汪圩片2.2公里循环路。
在舒中村汪圩片,全部6个村民组通组道路里程3.62公里,接了通主路,伸到了农庄,“小路网”成就了“大交通”,村民出行、生产运输,甚至休闲观光,所有堵点被彻底疏通。
纾解了群众心中结点。村民陶文武说,“以前大门一开,满眼就是一冢冢坟茔,一些坟冢还紧贴村庄甚至是农户住房,十分不雅。这还不算,在清明、大寒前后,坟幡乱飘,灰尘飞扬,污染很大。”
这里的村民,特别是附近住户,怨言很大,焦盼迁坟修路。但由于政策和历史原因,该段路修建一直“停泊”。这一等,就是几年,在村民心中一直是个“结”。
修路迁坟是最大难点。这里是城郊结合部,加之年代久远,坟冢集中数量多,既有村民的,也有城里居民的,其归属很难掌握。为了把路修下去,村两委千方百计找线索和进城开展调查,最终通过大量细致工作,完成了圩埂头674冢坟墓迁移。同时,拆除32座露天旱厕和部分危旧房。路修好了,舒中村同时对该路沿线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整洁了,道路畅通了,空气清新了,生态靓丽了。在早晨或傍晚,这段路也成为群众日常散步、休闲的 “打卡地”。
打通了发展产业痛点。舒中村位于县城南郊城乡结合部,是城关镇专业蔬菜生产村,循环路的畅通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
舒中村汪圩片400多户都是以种植蔬菜为主。平常,商贩运输车辆一般都是开到田间地头,装运蔬菜。在循环路打通前,这是通往城里唯一近道,司机要经常错车、倒车,堵车是常事,甚至出现过车辆侧翻,菜农和商贩因此十分头疼。随着主循环路加宽和打通,农户生产资料和新鲜蔬菜运输,都十分便捷和顺畅。通组道路也进庄入园,把 “便捷触角”延伸到农户菜园地。
今年,舒中村又兴建1公里水泥路,助力蔬菜产业发展。随着全村道路等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村集体发展也步入快车道。该村集体闲置的水面、原洗麻厂和部分农地等近30亩资源和资产正在规划开发和利用。
强基础,促振兴。城关镇舒中村“路网”形成打破了制约村产业发展瓶颈。“路连村庄”,“路接产业”,处处可见。文明新风,美在乡村,随手可拾。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