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道

人员查询法 视 频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三农与法

激活农村闲置资产权益 破解农民融资难

时间:2013-07-10 14:54:59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
导读:自2010年开展农村“三权”抵押融资以来,重庆农户贷款由三年前的30多亿元猛增至300多亿元,通过建立起多层次分担风险机制,“三权”抵押不良贷款率不到1%,有效壮大了农村金融,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为破解农民融资难,近年来,作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市探索盘活农民手中的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通过确权颁证、解析量化、搭建流转平台,使“三权”成为融资抵押物,让农民能贷上款。

  自2010年开展农村“三权”抵押融资以来,重庆农户贷款由三年前的30多亿元猛增至300多亿元,通过建立起多层次分担风险机制,“三权”抵押不良贷款率不到1%,有效壮大了农村金融,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唤醒沉睡的资产

  2009年1月25日,重庆市云阳县江口镇的养殖大户卢友章发放了重庆市辖内首笔“三权”抵押贷款25万元,揭开了重庆市探路“三权”抵押撬动千亿沉睡资金的序幕。

  “当时建了一个养猪场,投资近50万建好厂房后,再没有钱买猪种,急得自己是团团转,”卢友章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当获悉在重庆农商行可以用林权抵押贷款后,卢友章通过自家承包林抵押,贷款融资扩大养殖经营规模。有了钱,猪场运转很快正常起来,他在次年就实现了年产值由25万元到35万元,年收入10万元增加为18万元,利润增幅达80%的跨越,并及时还清了银行债务、带动了当地10余人的就业。

  像卢友章这样因缺少资金导致收入增长受限的农户并非特例。长期以来,农民在扩大生产、发展规模农业的过程中,一直面临着贷款难题。统计显示,2012年全国银行贷款余额67 .3万亿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只有3.6万亿元,占比仅为5.3%,远不能满足农民实际需求。

  一方面是大批农户因缺少抵押物融资难,另一方面是农民拥有的土地、房屋、林权等资产普遍闲置“沉睡”,财产权、收益权得不到有效体现。

  为盘活农民“三块地”资产,搞活农村金融,重庆市于2010年底在全国率先推行农村“三权”抵押融资。为激活农民“三权”,实现可抵押、可流转,重庆市做出了一系列制度性安排:

  一是明晰产权,全面开展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林地承包权的确权颁证。目前重庆3400万亩承包地、5500多万亩集体林地以及500万亩农村宅基地确权颁证已全部完成。二是对农村“三块地”的集体所有权和农民使用权进行解析,按照2:8的比例量化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各自权益的比例,既充分保证农民使用权收益,又明确了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权人地位。三是搭建土地交易所等流转平台。在坚持“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尊重农民意愿,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流转或交易,以明确“三权”的价值。比如农村闲置的宅基地,可通过复垦变成地票,到土地交易所挂牌交易,地票就具备了抵押贷款的功能。

责任编辑:guanliyuan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2754号
京ICP备1003951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7124号
监督电话:010-57027107   57027127
总编邮箱:zgfz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