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道讯 据人民网 时光再荏苒啊,岁月又如梭,转眼就到了2017年,铃声一响,上市公司们又该交卷了。
随着年报的披露,A股上市公司开始忙碌起来。亏损的要业绩,ST的要保壳,时报君注意到,近年来,上市公司为了扭亏没少花功夫,他们轰轰烈烈“组团”去干了一件大事——“卖房”。
保壳还需“卖房”
高房价肆虐之下,除了“我和你妈掉水里”,男盆友们似乎又多了一道送命题:“一线城市有没有房?”
时报君昨天还学到了一个低调的炫富技巧,“我家就住在天安门附近,走几分钟就到”。
在这个全民撩房的时代,上市公司也不例外,若论突击增厚业绩,扭亏为盈,玩重组、搞并购、卖资产都不如卖房卖地来得凶猛实在。
就在昨天,青海华鼎发布一则公告称,拟出售位于上海等地的12套物业。据悉,这些物业总建筑面积2126.45平方米,有住宅、商铺,也有写字楼。账面原值为1141.43万,账面净值976.09万,评估价值3738.08万,增值2761.99万,增值率282.96%。粗略算来,此次卖房将为青海华鼎带来超过2000万的收益。
公开资料显示,青海华鼎主营业务是生产机床工具,但公司卖了9年的机床,累计净利润却亏损了1500万元。论赚钱,卖机床,不如卖房。
我还在愁今年怎么过,结果房产救了我
不止青海华鼎,随着年报的披露,A股不少上市公司都加入到卖房大军中。例如,宝钛股份在年报预告中表示,公司预计2016年净利润为2500万—5500万,而公司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则是“处置了与公司主营业务无关的三处房产,增加了公司利润”。
2016年在A股赚了一把眼球的*ST宁通B,通过挂牌转让两处学区房,增加利润2142.88万。公开信息显示,*ST宁通B2014年和2015年已连续两个会计年度出现亏损,为避免退市,卖房扭亏无疑是最快的捷径。
再如*ST亚星,公司通过向控股股东的子公司一次性出售6套房产,合计套现超过3000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至少有百余家上市公司前赴后继地通过“卖房”获利,他们大部分主营业务都不是房地产,卖房的理由更是五花八门。但也有一些本身业绩还过得去,还致力于卖房,就是为增厚业绩了。
2016年11月25日,东睦股份发布公告,公司拟出售位于宁波市鄞州区首南街道的人才公寓、宁波市江南路289号的国际汽车城和宁波市东方商务中心共三处非生产性房产,其中包括住宅房产22套、商业办公房产23套,以及住宅所带的11个车位,总面积达3354.91平方米。
但是细看东睦股份近几年来的业绩情况,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逐年增加,似乎并不缺钱。
对此,有分析师向时报君称,上市公司出售所持有房地产,除增厚业绩外,还可能是认为现阶段价格已经很高而选择落袋为安。
像东睦股份这种所持有的物业基本处于二三线城市,物业回报低还不如趁早卖,也能作为流动资金支持主营业务。
除了卖房,A股还有这些扭亏求生术
重大资产收购,成功扭亏为盈
典型案例就是恒信移动。先来看一组数据:
公告坦陈,其净利润上升主要原因在于2016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收购东方梦幻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也就是说公司原本的业务并没有任何好转,营业总收入反而下降10.32%。这个扭亏增盈是通过花钱买资产变出来的。
再细看其财务报表,公司2014年、2015年虽然微利,但如果没有那些非经常损益作贡献,估计早就亏得找不到北了。
破产重组,剥离不良资产
典型案例:恒天海龙。公司自2011年业绩就开始亏损,六年间公司几度易主,看一下公司这7年来的业绩情况:
近7年来,扣非后的净利润除了2013年几乎年年为负。
经历2012年破产重组后公司的经营能力并没有多大改善,2013年*ST海龙亏损2.61亿元,2014年又继续亏损4.3亿元。于是2015年公司两度进行资产重组。公司于2015年7月13日启动重大资产重组,挂牌出售公司持有的除博莱特51.26%股权、对博莱特负债之外的全部资产和负债,剥离不良业务。最终当年实现净利润547.65万。但细看年报,实现盈利的方法好像还是原来的配方。
靠政府补贴
典型案例:亚星化学。这是堪称A股最暖心的求生故事。亚星化学主营CPE、聚氯乙烯、离子膜烧碱等十多个品种的化工产品,2016年所从事的主要业务是氯化聚乙烯、烧碱、ADC发泡剂、水合肼的生产及销售,此外公司还从事蒸汽和电力生产及销售。
年报显示,2016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2595万元,较去年127935万元增加14660万元。主要原因是主导产品价格降低影响收入减少10737万元,销量增加影响收入增加25397万元。
重点来了——2016 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78.17 万元,实现了扭亏为盈。其中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0065.73 万元,主要项目是收到潍坊市财政局财政补贴1亿元。2月27日,公司正式摘帽。
PS:真是一个个催人泪下的保壳励志故事。 责任编辑:guanliy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