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进入2014年以后,"京津冀一体化"这个词的频度是越来越高,热度也是越来越高了,发展水平较高的北京、天津与包裹两地的河北之间,经济、文化水平差异,也是让不少人对一体化其实也产生了疑问。这互不隶属的三地差距又这么大,怎么来实现一体化?
承接北京的功能疏解,并借此机会补齐短板,实现跨越式发展,河北对于一体化的思路一直态度积极,最新拿出的规划几乎是涉及了河北三分之二的城市。
至于北京,快速集聚的人口,越发拥堵的交通以及挥之不去的雾霾,要治这些城市病,北京也确实不得不"舍弃"些什么。北京要舍,河北要得,似乎是各取所需,也顺理成章,不过在舍与得之间,却是一条漫长的路。
因为即便京津冀一体化进入到快车道,需要考虑和协调的细节也是数不胜数。河北现在是摆出了诚意,要来承接北京的功能疏解,但是从北京的角度上来讲,给什么最恰当?给什么能够不影响自己的发展,给什么又能够促进河北的发展,其实这是一个问题。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包括金融中心、经济中心、现代工业中心等等,北京所要承载的“中心”曾多达十多个。这些中心对于北京来说,难以承受。这个超大型城市在公共资源上已经捉襟见肘,主要体现在:环境、交通、房价、拥挤:
受访者:最不满意的地方,一个就是人太多了,一个就是空气吧。
受访者:交通有点那什么,我上班比较远,需要倒好几趟地铁,地铁上的人特别多,交通有点问题。
受访者:好像污染没这么厉害,原来没这么多车,雾霾没这么厉害。
受访者:原来在城里九几年的时候,18万就买一个五十多平米一居室,现在郁闷的是,涨上10倍都不止了,180万都买不来了,现在二百多万都不止,涨上二十倍了。
说到北京的交通很多人是身同体会,很多外地来北京的朋友都说,你看北京的这交通挺好的,公交车又便宜用卡地铁四通八达也便宜两块钱随便坐,但是北京交通最大的成本其实不是钱,是时间,有多少朋友每天是花四个小时一来一回上班,再花八个小时去上班,剩下的12个小时除了吃饭就是在睡觉了。
北京的城市功能要"做减法",为首都"减肥"已经成为了共识。今后的北京将只聚焦四个"中心"。
北京市副市长杨晓超: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今后沿着这样一个四个核心功能去发展,但是这个核心功能的背后,我们需要纾解很多非首都的核心的功能。
纾解北京非核心功能,究竟包括哪些?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称,为协调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北京已经成立了区域协同发展改革领导小组。北京的功能疏解、产业目录等正在研究当中。
李士祥:现在北京、河北、天津三个省市的规划部门已经建立了一个规划的协作协同机制,因为过去各做各的规划,现在需要三家共同的按照中央的要求,把从空间的角度,怎么合理布局,现在都在研究。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国家发改委也在研究这个问题,我们总的想法就是说要有一个积极稳妥的方案。各方面发展到今天也不是一日形成的,要考虑到整个的,也要站在企业的角度上去考虑,也要站在市民的生活便利方面去考虑,这些都要会系统的去研究。
北京愿意给什么?给那些非核心功能,但是给什么河北才会要呢?不能说光你给人家不要,这也是一体化战略的一个大问题。比如说河北廊坊市市长冯韶慧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廊坊的好机遇,但面对北京准备向外转移的1000多家企业来说,廊坊并不会盲目地接收。
冯韶慧称,他们将从企业清单当中,精心的筛选目标,避免低质、低效项目进入。并且将加大力度,对接北京的科技、教育、医疗、会展等功能性资源,争取引进环保型高端产业,坚持做到"北京不要的低端污染产业,廊坊也不能要"。
大家都达成一个共识是不走那个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了。北京重工业的龙头首钢集团这是必须得说的,从2005年开始,向河北曹妃甸搬迁,目前正在清除过剩产能的河北,自然是不想再要北京的重工业了。但是要环保、科技、教育产业,要这些北京会舍得给吗?
外界普遍认为,印刷、小商品批发、医院等服务业将成为产业转移的热点。对此,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强调说,产业转移并非企业搬迁,政府不会做过多的干预,城市的发展更多的要靠市场来进行配置。
李士祥:北京的医疗和河北现在也在研究,初步就是北京的医疗和河北的燕郊要建立一个合作的机制,我和河北省的常务副省长都已经调度两次了。教育、医疗,都要听取院长的意见、听取校长的意见。作为政府,它是一个引导和服务的关系。
再来看看保定的楼市。根据百度热点趋势显示,从3月中旬,保定"即将承接首都部分功能"的消息一出,"保定"这个词的搜索热度就同比上涨了600%。跟着热度一起升温的,还有保定的楼市。
受到"京津冀一体化"的消息影响,河北保定,成为三月份国内房价长得最快的城市。而在清明小长假期间,保定的楼市却没有预想当中的火爆,不少楼盘甚至是关门歇业,令不少看房客吃了一个闭门羹。(记者 王爽) 责任编辑:guanliyuan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