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道

人员查询法 视 频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地方法治联播 > 安徽

安徽首批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幸福村

时间:2013-11-15 09:52:41  来源:法治报道  作者:周志军
导读: “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听着村头大喇叭飘出的美妙歌声,徜徉在乡间水泥路上,看着幢幢农家别墅,闻着阵阵田野清香,你会怡然迷醉,恍若仙境。这里就是全国文明村,安徽省首批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舒城县城关镇幸福村。

     “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听着村头大喇叭飘出的美妙歌声,徜徉在乡间水泥路上,看着幢幢农家别墅,闻着阵阵田野清香,你会怡然迷醉,恍若仙境。这里就是全国文明村,安徽省首批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舒城县城关镇幸福村。

  “全村发展一盘棋,两委班子一条心,党的服务一条龙,干部群众一家亲……”。在村文化广场上,幸福村艺术团艺人郭兴明用大鼓书的形式唱出了群众的心声,也唱出了幸福村发展、富裕、和谐的新气象。近年来,该村以打造服务型党组织为统领,强班子、壮队伍、重服务、谋发展,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幸福的花儿灿然绽放。

  发展的“沃土”培植幸福花

  “过去村里是三泥,住的泥打墙,走的泥烂路,喝的泥混水,现在是三新,新房子、新路子、新样子,我心中有三谢,感谢国家感谢党,感谢村里好班子”,说起幸福村的发展,群众丁传安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吃了五十多年塘沟水,如今用上了自来水,水泥路修到了大门口。

  村里要发展,群众要致富,关键党组织引好路。怎么引?首先抓规划。结合美好乡村建设,请来省城乡规划设计院专家将全村规划为“四区”,即:民营企业集中区、设施农业示范区、旅游度休闲假区、现代农民住宅区;实现“八化”:农村城镇化、生活小康化、住宅康居化、环境优美化、农业产业化、道路网络化、通讯现代化、管理民主化。并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实施了土地平整、农业开发等项目,全村实现田成方、树成行、渠相通、路相连、庄成片和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美好新环境。

  规划是蓝图,发展是真经。通过改制,实行集体经济民营化,培育了一批小老板,带动了一片富裕户,还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年收入42万元。通过实施土地流转,将全村80%以上的耕地和水面承包给外地种养大户,发展现代农业,成立了土地流转、葡萄、田藕、香稻、水产、百合等专业合作社,给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2012年,群众年均纯收入达到了9692元。村里还利用520亩大官塘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投入1000多万元对其改造升级,建成了垂钓、休闲、会议培训中心。

  服务的“甘泉”浇灌幸福花

  “干部不为民服务,不如村头歪脖树。不怕难事办不了,就怕群众不来找。”这两句话是幸福村党委书记杨龙和常挂于嘴的口头禅。村党委一班人在杨龙和的带领下,发动全村广大党员以服务群众为已任,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和服务弱势群众中竭尽全力。一桩桩、一件件为民实事,似一汩汩暖泉滋润着群众的心田。村养猪大户王传家说起村两委干部就一脸感激之情,他刚办猪场时,需要20亩土地,村两委帮助他与当地群众协调,很顺利地租到土地办起养猪场。猪场刚建成,周转资金十分紧缺,包片村干部周家能以个人名义为他担保贷款20万元。猪场粪便无处放,村干部又积极联系县农委为他家新建一个80立方米的大沼气池。娄晏来是外地来村种植葡萄的大户,今年7月份,500多亩葡萄园遭遇大旱,看着晒蔫的葡萄树和龟裂的园地,他急红了眼,村两委得知后,立即组织村电工将三相电架送到葡萄园,及时抽水润园,缓解了旱情,8月份,葡萄获得大丰收,看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他笑得合不扰嘴。

  民生工程大于天。村两委为改善村里基础设施,积极向上争取民生项目和资金,跑烂了鞋底,磨破了嘴皮,争取到大小项目十多个,村里的路灯亮了、自来水通了、变压器换了、水泥路铺了、排灌站建了、污水净化了……。村民吴道康说“村里做了这么多的公益事,没叫我们拿一分钱,没叫我们干一个义务工。”村还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参与五保老人服务、烈军属助耕、计生政策宣传、美好乡村建设……。

  民之困,党之忧。大桥村民组王世梅一家6口,婆妈聋哑、丈夫重病、小叔痴呆、两女上学,家庭极度贫困。村两委组织全村党员捐款6400元为其丈夫医治,2012年秋,村党委书记杨龙和看到她家还住在三间破烂欲倒的土坯房里,将村两委干部全都叫到场,现场办公,并拿出2万元,找来木、瓦工拆除了危房,建起3间砖瓦房。村民梁尚宏患白血病,村两委每年组织党员、大户为其捐款治疗;老党员宣德标体弱多病,家庭困难,村党委逢年过节都到他家看望慰问。像这样的事例在幸福村不胜枚举,这些只是该村近年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一个缩影。仅2012年以来,村党委和112名党员已为群众办理实事30多件,解决大小难题160多个,组织捐款13000多元。

  和谐的“阳光”催灿幸福花

  党的服务似阳光,铁心跟党奔小康。村党委一心为民,赢得了全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目前,全村干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心齐气顺、一呼百应的和谐发展氛围。

  群众的事村里办,村里的事群众说了算。作为全省首批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涉及建设的每项工程都交由群众议、群众定、群众全程参与。位于曹家河大桥组处的出水斗门下口倒塌需要维修,在维修前,村里将这个事项交由群众议定,有的说要整体翻修,有的说不需要,村调来挖机从下口开挖,发现上段完好无损不需维修,于是采纳了不需整体翻修的意见,既节省了工时,还节约了2万元的资金。

  走在幸福村路上,看不到一点垃圾,来到幸福村农家,见不到闲人赌博,听不到邻里纠纷,留守儿童之家和老年活动室里,琴声悠扬、笑语欢声,一派祥和气象。为提升群众文明素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村里成立了幸福艺术团,将惠农政策、法律法规、好人好事、移风易俗、美好乡村建设成果等内容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进行宣传。塘小村民组71岁老人杜贤珍,没有文化,以前经常与他人发生口角,通过文化宣传,好像变了一个人,不仅自已与儿媳关系和好了,还劝说他人处好邻里和家庭关系,成了当地的大好人。2011年,村投入50多万元建成了农民文化广场,晚上村民们在广场上跳健身舞,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根据农村习俗,每年腊月二十三,村组织群众集体过小年,大家其乐融融,酒杯一端,加强沟通,互祝佳节,全村和谐。

  “党委班子服务好,大家都把拇指翘;党员干部素质好,个个文化水平高;干部群众关系好,鱼水情深离不了……”傍晚,暮色降临在幸福村的文化广场上,艺术团演员的快板声依然在空中轻荡……(通讯员 周志军)

责任编辑:guanliyuan3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2754号
京ICP备1003951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7124号
监督电话:010-57027107   57027127
总编邮箱:zgfzzb@126.com